余华以踢足球赛喻写作艰难:时间花费长且可能颗粒无收“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不属于别人的看法。”7月22日下午,当代著名作家余华来到第33届香港书展现场,为读者带来题为“文学自由谈”的讲座。讲座一开始,余华谈起自己40多年的创作经历和期间不同的创作阶段。
余华是这样回答的:“我写小说是因为不想上班,想睡懒觉。”余华的回答让观众捧腹大笑,节目播出以后,评论区已经沦为欢乐的海洋,沉寂已久的作家余华因段子手的身份上了热搜,大家纷纷喊话余华:“去参加脱口秀吧,这是一个被写作耽误的段子手!”
由贾樟柯导演的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将于9月19日全国上映,这部电影以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作为最重要的叙述者,他们与已故作家马烽之女段惠芳一起,重新注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展现了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
很多人都没想到,印象中很严肃的作家,会这么有趣。有一期《朗读者》邀请了余华。他经常去稻田里玩:因为闯祸以后,得找个地方躲起来,当父亲来找人时就发出哭声,哭声是给父亲一个信号弹,让他知道方向在哪里,“要不他找不到我”。
曾为《许三观卖血记》、《活着》肝肠寸断的朋友们,万万想不到十几年后,余华老师会以这样的形式上热搜。主要事迹包括但不限于:跟沈阳文学院的孩子踢球,让史铁生坐轮椅上当守门员,并警告对方悠着点:“你们一脚踢到史铁生身上,他很可能被你们踢死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文|荒凉一梦编辑|6号探秘人1983年,浙江海盐。小镇的人已经开始忙忙碌碌,工作了两个小时。一名青年却漫步到空无一人的文化馆。他笑了笑,心想:自己果然选对地方了。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余华,这位因《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经典作品而闻名的作家,曾以其沉重的文学风格深刻打动读者。但这几年,他的“爆火”并不仅仅是因为文学成就。
这是朴宰雨教授给的题目,这个题目很大,什么都可以讲,作为一个作家理应讲讲自己的写作,可是我讲了三十多年了,关于我的写作,关于我对文学的理解,不知道讲了有多少,堆起来不是一座大山,也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山,伴随这些话喷出来的唾沫星子能把我淹个半死。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在当代作家群体中,余华堪称顶流。关于余华的种种,总是频上热搜。他的书也一直处于畅销状态。哪怕不是新作,他的作品也能重新被读者聚焦关注,成为热门作品。其中包括余华的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