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王安石,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一位严相的形象。出生判官之家,靠自己的实力,一步步坐上相位,这是他的经世之才。而靠数量不算多的诗词作品,名震文坛,则凭的是才气。梁启超说王安石“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其实就是对其一生最好的总结。 他是人才,但他在生前死后都受到了太多的诟病。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是王安石变法的政治宣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铁骨铮铮,这是王安石的个性写照。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他以天下为己任,傲视群雄,单挑整个大宋王朝。反对派对他恨之入骨,不断将他妖魔化,称他为“拗相公”。
#暑期创作大赛#看了一则新闻,内心久久不能平静,7月23日,黑龙江齐齐哈尔第34中学体育馆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1名师生在这起灾难事故中丧生。其中有一名女教练,十名女排队员,据报道称,在这一次不幸事件发生后,事故责任方对每一位遇难者给予保险赔偿100万元。
什么样的一个女人,何德何能 ,让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大文豪如此青睐,还相互为之纠缠了十六七年呢?变法肯定是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比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就给老百姓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苏轼就是看到这一点,才对新法不支持,但是也没有反对,只是写诗词讥笑过王安石,遭到王安石的打击和贬谪。
作为文学家,王安石是一位在诗词文章方面都取得丰硕成果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为我们留下了1600余首诗词,这里面有许多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像展现王安石卓尔不凡见识的名句“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像抒发他高洁情操的名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像表达他坚持改革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便是诗歌,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渡,古往今来,出现的杰出诗人如同天上的繁星般数不胜数,他们留下一首又一首的诗篇,成为了千古绝唱,古代诗歌的创作,不仅仅要讲究平仄、对偶、同时也要配合音律,例如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其曾文盖塞北,词压江南,李清照就曾点评苏轼的词,认为苏轼的词不通音律,其中道:“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
人生有欢笑,也有哭泣,六首著名的诗词,道出了人生最悲伤的六件事,但愿我们都未曾遇到:王安石在担任鄞县知县时,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她聪慧异常,只可惜,这个女儿与王安石只有一年多的父女缘分,第二年六月就不幸夭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