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清朝的乾隆皇帝曾经自称“十全老人”,因为他自己认为自己在位时完成了“十全武功”。而他的“十全武功”之一就是平定缅甸。而平定缅甸能被乾隆视为十全武功之一是因为这场战争确实规模浩大,不但持续了5年时间之久,而且还使清朝损失了多员高官大将,遭受了严重的伤亡。
中国和缅甸有着良好的邦交传统,但其实在200多年前中国和缅甸发生了长达7年之久的中缅战争,乾隆皇帝临终前说了这样一句话“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那么这其中有什么曲折内幕呢?中缅历代关系中缅两国自汉代有了官方的正式往来。
公元1762-1769年,在东南亚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地区战争,战争的双方均投入了大量的兵力,骑兵、象阵、西洋火炮、燧发枪、火绳枪等能代表当时最强战力的军事力量轮番上阵,甚至还出现了法国雇佣兵的身影。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与清军交战数年的缅甸统帅诺尔塔自知无力继续和清朝征战,鉴于清军也没有占到太多便宜,决定主动议和,而清军副将军阿桂也认为想要灭缅甸,并非易事,于是和主将傅恒一起商议,上奏乾隆停战议和。
在1752年,缅甸东吁王朝式微,原缅甸木疏土司雍籍牙乘机起兵,自己为缅甸国王。清缅战役可谓是一波三折,清朝共发动四次战役,均以失败而告终,尤其是第三次最为悲壮,主帅明瑞深入缅甸境内,大小数十战,最后壮烈牺牲,诚可哀也!
乾隆三十三年二月,清高宗为阻止缅甸贡榜王朝犯境,组织发动的第三次征缅战役失败,主将明瑞战殁。此次战役的失败,让清高宗震怒不已,当即决定再次筹措人力物力大举征伐缅甸,确定以大学士傅恒为经略,阿里衮、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得为参赞大臣,鄂宁补授云贵总督,鄂宁补授云贵总督,以江苏巡抚明德调补云南巡抚具体负责执行第四次征缅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