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相关公告,明确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自2026年4月1日起,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这也意味着,家用射频美容仪纳入“械字号”管理的新规将延期两年实施。
从第一款洁面仪到如今各式各样的射频仪,家用美容仪尤其是射频美容仪,与科技、功效紧密联系在一起,受到无数爱美人士的追捧。如今,这股热潮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降价风暴”。随着国家药监局4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规临近,各大品牌纷纷降价以求自保,这一曾经风光无限的行业正面临重塑。
事件概述2022年3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以下简称30号公告),明确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自2024年4月1日起,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
羊城晚报记者 吴珊“3月29日还在天河的山姆超市看到雅萌的美容仪,怎么3月31日晚上已经下架?”广州消费者黄女士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目前山姆会员店线上线下均看不到这款雅萌的明星产品。记者了解到,不仅是山姆,各大品牌家用射频美容仪官方店都赶在4月1日“节点”前自行将产品下架。
药监局松绑,“觅光们”迎来集体复活的“窗口期”。7月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原本定于2024年4月1日起实施的射频美容仪新规,调整至2026年4月1日落地。这意味着,原本没在限期内取得“械字号”的美容仪企业有了喘气之机。
今年4月1日集体下架的射频美容仪迎来两年的复活“窗口期”。7月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射频治疗仪类产品有关要求的公告》(2024年第84号)(以下简称84号公告)及其政策解读,明确将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施行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的规定延期两年。
自4月1日起,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将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此项规定标志着家用美容仪器行业正式转型升级,由传统的“小家电”类别转变为受严格监管的“械字号”产品。近期在线销售的家用射频美容仪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价,部分厂商开启“甩卖”模式。
封面新闻记者 付文超自2024年4月1日起,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将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此项规定标志着家用美容仪器行业正式转型升级,由传统的“小家电”类别转变为受严格监管的“械字号”产品。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2024年4月1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该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这意味着,此前按家用小家电进行行业管理的射频美容仪,正式进入政策强监管时代。新规生效后,市场情况如何?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又可以买到射频美容仪了,而且比之前便宜许多。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早在今年3月份,各大电商平台、门店柜台下架清退过射频美容仪。这一切都源于今年4月1日起,射频美容仪将按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品牌需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方能销售此类产品。
药监局松绑,“觅光们”找到了救命稻草?7月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原本定于2024年4月1日起实施的射频美容仪新规,调整至2026年4月1日落地。这意味着,原本没在限期内取得“械字号”的美容仪企业有了喘气之机。南都湾财社记者第一时间打开各大美容仪品牌的电商旗舰店。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 张亚云)目前,射频美容仪已被纳入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管理,但中国青年网搜索发现,京东、淘宝仍在售卖未取证产品。记者查询发现,花至、雅萌、觅光等品牌的京东旗舰店、天猫官方旗舰店均已下架射频美容仪产品,但相关平台的一些店铺仍旧在出售“射频美容仪”。
2023年5月12日,上海,第27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上,某深圳企业展出了多款美容仪。视觉中国/图曾经贵为两三千元的“网红”美容仪,“跳水”促销只要几百块,买不买?近几年爆火的美容仪,从明星网红带货到电视综艺,几乎每个渠道都被植入。
记者 毕建军 见习记者 石晟绮“射频美容仪大跳水,卷成麻花了……”“近五千买的,还没用几次呢,价格大跳水到六七百,太'肉疼'了!”自4月1日起,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由此,线上销售的家用射频美容仪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价。
离4月1日国家药监局规定的手持式射频美容仪(通俗称家用射频美容仪)“大限”,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记者在国家药监局网站上输入“射频美容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等信息,均没查询到一个产品获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与心脏支架、CT等医疗设备同样级别上市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