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家喻户晓,关于四大名著,有这样一个说法,广为流传,叫“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后来人们也继续补充了一句,叫“男不看西游,女不看水浒”,合起来便是“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那么,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
《红楼梦》一直有两个误解。第一个是“文言文”说法,甚至出现了所谓白话文版本。就好比贾母掰谎《凤求鸾》时说得“这几年我老了,他们姐妹们住的远,我偶然闷了,说几句听听,他们一来,就忙歇了”,以及薛宝钗劝林黛玉不要读《西厢》是一个意思。
“林黛玉的性格,是柔还是刚”“白骨精头痛,是看脑科还是骨科”“宋江和关羽是不是路痴”……最近,游戏《黑神话:悟空》、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等引发热议。与此同时,“四大名著”也又一次爆火。央视版“四大名著”剧照很多家长惊喜地发现,上中学的孩子悄悄捧起了厚厚的《红楼梦》。
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男不读西游,女不读红楼”,这句俗话的意思是水浒中多有江湖义气,少年读来可能意气用事,三国中多阴谋阳谋,老年读来容易悔不当初,而西游则天马行空,男子应该脚踏实地,红楼则情长浪漫,女子应该面对现实。
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共情能力,所以明代著名批评家金圣叹先生在批注《水浒传》时发出了“少不读水浒”的感叹,后世在这句话后面又补充几句,凑齐了不读四大名著的打油诗:“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
话说红楼梦里造一亭子,欲取名,众人咬文嚼字,最后以贾宝玉取的沁芳二字入选。众所周知,贾宝玉纯属吃喝玩乐的主,扶不起的阿斗,上不能匡扶庙堂,下不能安济百姓,整天在脂粉堆里空耗人生,就这样混吃等死的一个废物,却被书中当作主要人物推崇,津津乐道,古今红学家们更是捧为性情中人,加以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