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四十万甘肃人从军报国,究竟有多少人牺牲,至今依旧是个谜?正因为兰州是中国的三个战略支撑点之一,在抗战时期,日本军队虽然没有从地面直接进攻过过甘肃,但甘肃人对抗战胜利所做出的贡献,却不容人们忽视。
作者:陈姝含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面对国家危亡的严峻局面,甘肃各界迅速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抗日救亡高潮。为了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并进一步推动甘肃抗日救亡运动,中共中央于1937年在兰州先后成立了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和中共甘肃工委。
作者:杨燕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开辟在甘肃的工作,在甘、宁、青、新四省的枢纽,具有十分重要战略地位的兰州设立了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彭加伦、伍修权先后任处长,党还派谢觉哉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代表前来兰州。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7年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爆发,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甘肃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国民政府的号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或参加八路军投身敌后战场,或投身国民革命军奔赴抗战前线,或参加青年远征军,或紧密配合全国各条战线的抗日斗争,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着甘肃战略地位的日益重要,甘肃尤其是省会兰州,成为日本侵略者轰炸的重要目标,企图破坏国际交通线和抗日军事基地,日本侵略军派遣大批远程轰炸机,对兰州实施了不间断的轰炸,对皋兰、平凉、天水、陇西、武威、临洮、永靖、永昌、清水、靖远、景泰、永登等地也经常进行轰炸、骚扰。
甘肃地处中国西北腹地,是全国抗战的大后方,更是连接中国和苏联的重要交通运输管道。在此背景下,毗邻西北国际交通线重要通道——兰州黄河铁桥的甘肃学院作为当时甘肃青年抗日救亡的中心,在日军飞机轰炸空袭中也遭到了重大损失,但学校积极发挥智力优势,在带领师生反空袭、引导市民防空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