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晚,由太康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排练的道情《张廷秀私访》在市会展中心演出,这是驻马店市“你用电·我用心,中原文化大舞台”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据了解,这也是太康道情第一次在我市演出。
............................................................................................................................................
李艳灵在直播太康道情戏□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巴富强 通讯员 青俊 郜敏文/图“天寒地冻北风急,王金豆冬天穿着夏天衣,手拿一条破布袋,借粮去到杨庙集……”6月9日晚上八点,58岁的国家二级演员、太康道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艳灵端坐在手机屏幕前,开始了每天一次的太康道情戏直播
“民生工程惠农民,件件条条闪金光,三农政策都落实,国又富了民又强……”4月20日上午,笔者走进笔者利辛县胡集镇陈刘村,远远就可听到悦耳的琴声和说唱声,作为利辛琴书的传承人之一,梁国英创新表演形式,用琴书的调子推广党的好政策,将这一民间艺术再次走进千家万户。
近日扮演了43年小生的李艳玲在网络走红李艳玲是河南太康县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一名演员今年58岁的她已经演了43年小生是太康道情省级非遗传承人据大河报消息2006年太康道情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而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则有着“天下第一团”的称号李艳玲在剧团
【来源:周口市广电旅游局_工作动态】春风送暖,梨园飘香。为营造浓厚节日氛围,满足群众节日期间精神文化需求,蛇年春节期间,“春满中原·老家河南”第二届三川十馆·春会戏曲展演在关帝庙戏台精彩上演,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戏曲盛宴,也展现了周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沈丘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春秋时为项国都城,战国时曾为楚之别都,隋朝时开始设县,有着1400余年的历史。境内的乳香台、冢子湖、青固堆 、东冢等均为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遗址。 随着沈丘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变化。
来源:北京青年报 “天寒地冻北风急,王金豆冬天穿着夏天衣,手拿一条破布袋,借粮去到杨庙集……”此时已是夜里十一点半,58岁的李艳玲已经直播了两个半小时,却丝毫不显疲态,双目湛然有神。而直播间的观众仍意犹未尽,纷纷留言要求她再来一段,“老师,再唱一段呗。
潮新闻客户端 楼世宇直播和短视频的盛行,让戏曲演员成为受益者。继去年越剧女小生陈丽君大火之后,今年夏天,这个泼天富贵落到了唱太康道情戏的李艳玲头上。这位58岁的河南周口阿姨,爆红网络,话题#她女扮男装43年终于火了#一举登上微博热搜。李艳玲是道情戏演员。
来源:【海报新闻】编者按:山东拥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山东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86项,位居全国第二位。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山东文化的骄傲,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海报新闻有理数工作室解码山东非遗的出圈秘笈,看这些熠熠生辉的匠心传承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