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观网发了一个谈《围城》贴。自己看《围城》电视和小说时,还在中学大学时代。初中看的电视,大学看的原著小说。十天前,复习看了一天89年拍的《围城》。就十集。节奏快,演员集体选角符合原著。很多配角演活了,简直从书里走出来一样。
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就带给了读者这种感受,每个年龄段的人读这本书,理解会各不相同。年轻人读它的感受一般不会很深刻,但当人过中年以后再来看这本书,你会发现书中的很多人都似曾相识,甚至就是我们自己的翻版。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作者:洞见·南风1990年11月21日,北京城寒风呼啸,大雪纷飞。下班路上,市民们行色匆匆。他们正急着赶回家,只为准时收看马上开播的连续剧《围城》。巧的是,这天正是钱钟书80岁生日。
尤其有趣的是,一位资深考据癖患者,竟然根据书中方鸿渐家乡与钱钟书老家无锡的特产一样,皆以打铁和磨豆腐业以及盛产泥娃娃出名,而且二人皆有留洋经历,在上海呆过一段时间,还在内地教过书等,言之凿凿地认为他其实写的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