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一个“背包客”云游四方的装备是一个体态丰盈的大双肩背包,那么军人的野外训练、生活的大背包就是这个背囊,构造简单,取用方面,两侧有两个大耳朵口袋,跟迷彩服的大兜有点像,整体上看起来简单大方,比较符合军人的口味。
也就从1936年的4月开始,已经从改朝换代山河聚变的过度时期完全缓过劲来的苏联,终于有条件有资源,舍得给士兵们列装迟来的装具了,除了这种1936式背包,同一时期出品的还有1936型腰型饭盒、水壶以及弹药包等制式装具了。
作为解放军第一款系统化制式单兵携行具,俗称91单兵携行具”的XZJ-91单兵携行具,在1991年6月正式定型,这种携行具的诞生在整体上结束了自打红军八路军时代就开始的“三横两竖”打背包传统,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第一步。
做官兵的"掌上指导员"做大众的"军魂讲述者"文/ 唐冲(老班长创作员 )打背包说难不难,说容易不容易。新兵连紧急集合最怕打背包,明明打好了,跑几步就会松、就会掉。后来有了背囊,打背包就成为“历史”。今天,你还会打背包吗?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这是我第一次评测,不对不全之处,各位看官见谅啦,我评测的是自由兵战术单肩子母包,这个包我买了很久了,就是用作日常的户外旅游或者逛街时候佩戴,装装手机钱包平板等小杂物,包包前面的魔术贴子包开合方便,便于很快的拿取小型物品,子包下面的拉链长包可以放手机一类偏长或大点
秉承着“日军浑身上下都是宝”的至理名言,八路军在打扫战场的时候,不单单是武器装备弹药军刀,军服军帽、腰带皮鞋等等等等,凡是能拿走的基本都不会剩下,估计当大队的鬼子们援军赶到的时候,见到的只能是一具具就剩兜裆裤的尸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