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作物种子除小麦、水稻等主粮作物是自主控制外,大豆、部分玉米种子及番茄黄瓜蔬菜等杂交种子是进口或者衍生品种,因此有一些种地的农民朋友担心我们的农业被西方资本通过种子资源控制,想要收集传统老品种,也找寻到一些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种的农作物种子,这些品种有没有收集保存的价值?
让老种子漂进农家,藏种于民;让老种子漂满良田,藏粮于地;让老种子食物漂上餐桌,传种于民。出生于贵州的王稣蔓目前常住成都。10年前,她在成都高新区发起“老种子漂流记”,这是一个在物种多样性领域推动全球濒危农作物分散保护、活化传承体系,服务人类永续生命系统的公益计划。
《植物种子的奇迹:3万年前的生命复苏》。在地球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生命的奥秘如同一部深邃的书籍,不断被人类揭开。近期,一项令人瞩目的科学发现震撼了整个科学界——3万年前的植物种子成功复活。这一惊人的成果,如同点亮了一盏明灯,引领我们探寻远古生命的奥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推广,“杂交”这两个字已经深入人心了,不管是种植什么蔬菜,还是农作物,还有花卉,都是想着使用杂交品种,杂交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产量高的代名词。因此,很多人在养殖还是种植方面都喜欢选择一些杂交的品种来繁殖跟养育。
来源:环球网 那些曾让北京人念念不忘的经典味道——甜香四溢的核桃纹白菜、香气扑鼻的五色韭、口感沙绵的“苹果青”番茄、烹饪烧茄子和煮咸茄不可或缺的七叶茄……如今,这些记忆中的“经典味”再次回到了市民的餐桌。得益于新技术的助力,北京已成功恢复了十多个老口味蔬菜品种。
已经规模化推广应用、技术模式成熟的地方品种固然可贵,但还有一些曾鼎盛一时的地方品种,虽然现在无法直接应用于生产,但其身上携带着优异基因性状,可能在今后某个时期,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北京,能鉴证传统口味大白菜的市民,须得在年龄上有些“资历”才行。从20世纪80年代,传统口味的核桃纹白菜逐渐被高产量的杂交品种取代,再次回归时,钟爱这一口儿的市民,即便是最年轻的那一拨,也被岁月悄悄染白了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