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这句话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对于父母都是清华学霸的家庭来说,非常希望子女也能考上清华,但是这种情况往往不多见,两个智商都130以上的天才,生下的孩子极大概率是智商只有110的普通人,科学上有个专用词汇叫做“均值回归”。
【释义]天之道是减少有余的去补给不足的,人之道则正相反,是减少不足的去增加有余的。【赏析]所谓的“天之道”是指自然之道,自然界中的事物是对立而统一的,昼夜交替、寒来暑往,呈现出一种均衡性、和谐性,人们从常识中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1)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2)【注释】1、人之道:人类社会的一般法则、律例、常态。
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要理解本章,首先需要先复习一下第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一章:“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以及第十六章:“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
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与?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同样,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有限的,但人的天性总会沉溺某方面喜好,偏执于某一个领域,那么其他方面肯定会存在短板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