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原因很简单:上述酒楼餐馆煨制排骨藕煨汤,一律选用土猪肉的猪直排,勾头选用汤逊湖、洪湖、鲁湖等湖泊出产的野藕,大火煸香猪排,小火慢炖煨汤,关键是在煨制过程中,加入恩施的腊猪蹄入铫,于是成汤后,藕粉肉香,汤色浓白,香中有鲜,鲜中有香,喝上一碗,生津身暖,口齿留香。
降温第二周,天气转晴了。始终保持着个位数的气温,让人不得不承认,冬天真的来了。以往过冬,坐在暖烘烘的烤火炉旁,喝一碗妈妈牌排骨藕汤,天气再冷也不怕了。但,距离下一次小长假还有30天,既没有暖气,又不会熬汤的打工人们,都是靠啥续命的?答曰:出门喝汤!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朝霞“每到过年过节,厨房里或家门口的楼道上,总有一个不熄火的蜂窝煤炉,老铫子里煨着粉藕排骨汤,香味扑鼻。在湖北人心中,藕汤代表着分享与团圆。”1月24日,大年初三中午,汉煨白沙天街店,武汉市民谢阳和家人共品香浓藕汤。店内,大部分顾客桌上都有这碗热汤。
两江交汇三镇鼎立、九省通衢百余个湖泊散落大地这里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诞生无数波澜壮阔的传奇“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东湖、户部巷、江汉路、光谷热干面、武昌鱼、小龙虾宜人宜业宜居宜游藏着无尽人间烟火和活力这里就是湖 北 武 汉8月28日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
12月7日,进入大雪节气;12月15日,武汉就下雪了。此时,武汉人餐桌上有一样独有美食——铫子藕汤。“蹲坐”在蜂窝煤炉上的老砂铫煨藕汤,伴随着排骨肉香味,出锅后再放一把胡椒,酝酿出令人上头的温暖。其实,武汉一年四季都有藕汤喝,可只有入冬才显得格外应景。
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通讯员 张思渊 郎贤梅视频剪辑 王媛近日,武汉商学院楚菜博物馆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楚菜发展到如今有3800多个菜品,作为湖北省唯一的烹饪饮食文化博物馆,楚菜博物馆收藏着百余件精美藏品及菜模标本。
在众多美食中,排骨藕汤独树一帜,成为武汉的代表性佳肴。特别是在一年一度的年夜饭桌上,排骨藕汤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它承载着武汉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许。排骨藕汤不仅美味可口,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家的味道、年的味道以及武汉的独特风味。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通讯员 叶志旺热气腾腾的2米大锅,香气四溢的新鲜土鸡汤,八方宾客共品汪集鸡汤……9月28日上午9点半,首届武汉汪集汤食文化旅游节在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汤食文化产业园隆重举行,吸引了近千名市民游客热情参与。
在湖北武汉,无汤不成席,逢年过节、宴请宾客必有汤。而最典型的就是排骨藕汤。一碗汤,一座城。日前,2022年武汉市“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在排骨藕汤的香味中启幕。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武汉煨汤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喻少林表示,过去是用煤炉子煨汤,现在是用煤气炉子。
汤之第一,争论已久广东老火靓汤登峰造极江西瓦罐汤出神入化西北羊肉汤盖世无双佛跳墙、炖鸡汤、开水白菜独步天下……真正的中国第一碗好喝的汤到底该是什么样?“中华第一汤”究竟是谁还敢来争夺此名?01真的,中国第一汤!目前种类繁多的“汤”其实是由中国古代的“羹”演变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