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职称论文造假就被认定为是一种非常恶劣的学术不端行为,一经发现都会被严肃处理!尤其是从2023年起,学术界对于学术道德问题愈发重视。根据科技部发出的《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对于“学术作假”、“虚假材料申报”等行为都将采取严肃处理,并会通报给相应的部门。
2023年4月27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和四川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开展论文学术不端自查和挂名现象清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各大高校纷纷进行响应落实。6月2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也根据要求,开展论文学术不端自查和挂名现象清理工作。
大家好,我是从业11年的期刊论文小高编辑,熟知评职称认可哪些期刊,掌握期刊投稿内部渠道。大家需要发表论文或者有其他任何问题,都可以向我@盛文学术服务咨询!各省严厉打击关于职称评审学术作假的问题,已经有多个省份都开始实施“职称倒查”!
在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构成中,与职称级别挂钩的岗位工资在教师工资整体上偏低的情况下是提高待遇最直接也是最稳定的渠道,但通过这个渠道提高自己的工资待遇取决于能否实现职称级别的晋升,尤其是能否晋升到绝大多数教师职称方面的最高追求也就是副高职称,因为职称级别越高,职称岗位工资标准也就越高。
高级职称通过了,甚至过去2年了,是不是就稳了,可以高枕无忧了?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职称倒查开始了,人社部印发的《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职称评审过程的监管。增加虚报材料申报职称或和评委、用人单位串通作假等不诚信行为的打击力度和违规成本。
7月25日,人社部印发了《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的通知,主要是对职称评审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管。继7月31日无锡市人社查出16人通过提供虚假业绩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工程师资格后,8月22日,又查出6人通过提供虚假业绩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
近日,广州市卫健委发布了《关于2025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安排的公告》,《公告》提出,严查“挂靠”报名:凡未如实填报、弄虚作假或存在挂靠行为的,一经发现并核实,取消当年考试资格或撤销其资格证书,记入职称考试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从取消报考资格或撤销资格证书之日起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