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猜测也并非全无依据,我们查阅史料可知:1947年2月下旬的莱芜战役,共歼灭蒋军一个“绥靖区前进指挥所”、两个军部、七个师五万六千余人,跟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李仙洲一起被俘的,还有这个被认为是叶立三历史原型的韩浚。
郑庭笈是跟鬼子白刃格斗百战余生的军中高手,郑庭笈在忻口会战的时候,跟日军数次拼刺刀、身中数弹而幸存,可不是原军统局本部第五处审讯员周养浩所能比肩的——郑庭笈身上是将军的杀伐之气,而周养浩不过是在折磨人的时候养成了一些暴戾凶气而已,这也是功德林将军战犯瞧不起特务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有个鄙视链:黄埔系瞧不起杂牌军,杂牌军瞧不起军统,军统瞧不起中统,中统又瞧不起地方官——战犯不仅限于军警宪特,1956年各地战犯大集中,第一个标准就是武官少将以上,文官厅长以上,跟沈醉同在1960年第二批特赦的五十人中,就有一个市长、一个总编辑、一个伪部大臣、一个伪省长。
《特赦1959》的编剧是赵琪,导演是董亚春和姜威,他们都不是很有名气,但这部剧集的水准绝对超一流,而剧集里政论内容的深刻程度,我相信却使在全世界也难有匹敌者――当然,电视剧这东西在全世界都是大众娱乐产品,独独在中国,却可以承担起史书和政论的功能,这也算是一种中国特色吧。
电视剧《特赦1959》是可以当历史纪录片来看的,除了刘安国、叶立三、蔡守元、陈瑞章等少数几个人,其他人物如东北保安长官司令部中将司令、徐州“剿总”中将副司令杜聿明、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兼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天津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陈长捷、 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中将主任宋希濂等第一批从功德林特赦的十名战犯,都是以真名实姓出现。
最近在看电视剧《特赦1959》,它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将关押在全国各地的蒋介石集团的高级战犯转入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集中关押,并对他们进行思想改造的故事。在改造和反改造的艰难博弈中,这些国民党将领的灵魂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原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沈醉写了一本《战犯改造所见闻》,原整编第二O六师师长兼洛阳警备司令邱行湘的外甥黄济人写了一本《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这两本详细记录战犯改造生活的书,都说战犯们的生活很好,特赦后的待遇很高,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可以说是吃得好、穿得好。
在电视剧《特赦1959》中,陈赓将军去朝鲜战场之前,到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看望黄埔老同学,学弟王耀武主动请缨:“学长,你带我们上朝鲜打仗吧,我愿意在学长的麾下,做一名长枪士兵。”陈赓将军拍案赞赏:“好!我一定要把你的心愿报告给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