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智能高分子材料团队研究员陈涛、肖鹏等人通过构建悬浮双层式传感结构,实现了仿生电子皮肤的触痛感知高效集成,为人机交互、智能假肢等领域的材料应用提供了新可能。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
【环球科技综合报道】据美国科技网站Engadget 5月9日报道,麻省理工学院、美国美容产品公司Living Proof、与生物材料企业Olivo Labs共同研发出名为“第二层皮肤”的仿生材料Strateris,可用于缓解湿疹、银屑病等严重皮肤疾病。
一段软质材料被刀割破,室温条件下放置一小时后,经测试,其力学性能可恢复至原始状态的91%……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团队与韩国汉阳大学以及韩国忠南大学的科研团队共同合作,开发出一种“超灵敏且可自我修复的离子皮肤”。
来源:【濮阳日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实验室张一慧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具有仿生三维架构的新型电子皮肤系统,可在物理层面实现对压力、摩擦力和应变三种力学信号的同步解码和感知,对压力位置的感知分辨率约为0.1毫米,接近于真实皮肤。
长鸿高科7月10日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营产品TPE具备绝缘性好、材质轻、可回收利用、抗静电等应用特点,且具有独特的软弹肉感和温感性能,是较主流的仿生皮肤材料。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商家使用TPE材料生产仿生机器人的外壳皮肤,以及机器人手臂中的抗扭曲TPE低压电力电缆。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机器人越像人类,它的科技含量就越高。这并非人类的自恋,而是生命本就是大自然最复杂最精密的“机器”,能模拟自然界的生物,也象征着科技的进步。尤其,伴随着ChatGPT等AI的风行,人类对机器人的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
电子皮肤作为柔性传感器领域的一项创新技术,因其能够模拟人类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在医疗健康、触觉反馈仿生电子以及机器人技术等众多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电子皮肤具备良好压敏特性和柔韧性的电子皮肤可解决机器人设计的难题,它既能帮助机器人敏感获知环境信息,又赋予了其机械灵活性,电子皮肤无疑将是研发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革命。
2024 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亦庄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办,本届大会以“共育新质生产力 共享智能新未来”为主题,聚焦前沿技术、产业动向和创新成果,这场盛会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人形机器人公司齐聚一堂,共同展示各自的顶尖技术与创新成果,堪称一场机器人领域的盛宴。
那么,大盘维稳的情况下,脑机接口和人形机器人同时发力,是否能够推动汉威科技冲破30大关呢?上一次公司股价摸到30元,还是在2022年元旦前后,那个时候创业板指数还在3300点附近,如今创业板指数只2075.76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