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出国 高尔基出国 本文标题是为同另一篇文章《高尔基回国》呼应,如不加说明,读者难免产生歧义。这里是指十月革命后,1921年10月,高尔基离开已经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俄罗斯,而不是指高尔基曾多次离开过的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
4我躺在一张宽大的床上,裹在一床四层厚的被子里,听见外婆在祷告上帝。她跪在那里,一只手压在胸口,另一只手不慌不忙地间断地画着十字。院子里寒冷刺骨,淡绿的月光透过窗格上的玻璃冰花,清晰地照亮了她那长着善良大鼻子的脸庞,一双乌黑的眼睛像点燃的磷火。
人生一大不幸,就是幼年丧父,高尔基三岁时父亲去世,他的家庭就像一座大厦一样轰然倒塌,年幼的高尔基只好随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都说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的,虽然高尔基只有3岁,但是外祖父的残暴,喜怒无常,而且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动不动就抄起棍棒殴打外祖母以及母亲,这些给年幼的高尔基留下很深的记忆。
高尔基,全名玛克西姆·高尔基,是前苏联著名的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他被誉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高尔基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他的童年生活十分困苦。在他 4 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只能寄养在外祖母家。
从小命运十分坎坷,四岁时父亲去世,只能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十岁那年,他便开始独自谋生,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深刻体会到了下层人民的苦难1905年以后,高尔基几度出国去意大利定居,他在热烈欢呼,1917年二月革命的同时,又对此后的十月革命难以理解,难以接受,有感而创作出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系列等作品,作品中主人公阿廖沙写了他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为了生活,他先是在外祖父的带领下到城里一家鞋店做伙计,后来因不满店里虚伪丑陋的内幕而逃走,和外婆一起靠摘野果摘药草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