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瑟江村民们舞“板凳龙”郭成辉摄三山瑟江村民们舞“板凳龙”郭成辉摄三山瑟江舞“板凳龙”前儿童在摸龙须郭成辉摄文/图记者郭成辉本报讯3月6日,三山镇瑟江村举行舞“板凳龙”闹元宵活动。4条“板凳龙”走村串户且行且舞,为上千村民和看元宵的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火树银花不夜天-瑟江舞板凳龙闹元宵 郭成辉/摄瑟江村板凳龙打围献祥瑞 郭成辉/摄瑟江村板凳龙打围献祥瑞 郭成辉/摄瑟江村龙灯赏烟花 郭成辉/摄瑟江村龙灯赏烟花 郭成辉/摄瑟江村民在祠堂前舞起板凳龙 郭成辉/摄瑟江村民在祠堂前舞起板凳龙 郭成辉/摄瑟江村双龙打围献祥瑞 郭成辉/摄本
福清市港头镇“板凳龙”巡游。7日,央视《正点财经》和《新闻直播间》两个栏目相继以《福建福清:百米“板凳龙”巡游 非遗民俗舞动吉祥年》为题,报道福清市港头镇“板凳龙”巡游奇观。2月6日(正月初九)晚,在港头镇芦华村,一条五彩斑斓、长近百米的“板凳龙”在“龙珠”的引领下灵动起舞。
舞板凳龙是流传于徽州的民间舞蹈,是徽州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关传说可上溯到明代甚至更早。2021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休宁县申报的龙舞入选扩展项目名录。
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它象征着农历新年庆祝活动的延续与高潮,也是家人团圆、情感交融的美好时刻。而猜灯谜、舞龙灯则是元宵节常见的民俗活动。有诗云:龙灯飞舞闹元宵,矫若游龙入云霄。锣鼓喧天震四野,小伙们儿志气高。
2月13日晚,福清市三山镇瑟江村举办“板凳龙”闹元宵活动。长达百米的“板凳龙”走村串户且行且舞,以此纪念先祖、凝聚乡情,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板凳龙”由红灯笼为节连接而成。“龙头”高高仰起。“板凳龙”在全村游走。舞动的“板凳龙”化身腾飞的金色祥龙,灿烂夺目。
编者按:新年伊始,一句“龙行龘龘(dá)”刷屏全网,成为网络热词。所谓“龘”,出自中国古代一部汉字书《玉篇》,“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气势磅礴,昂扬热烈。中华民族被誉为“龙的传人”,作为祥瑞和权威象征的龙,自古便在中华传统文化这幅万古长卷中留下了色彩纷呈的一笔。
元宵节夜晚,各大商圈张灯结彩。伴随热闹的锣鼓声,由板凳聚合而成的长龙在亚奥商圈的夜色下舞动,众多市民跟着长龙游走,祈福闹春的同时,感受着非遗传承的魅力。“1、2、3,龙来啦!”傍晚6点,北辰荟商场中庭围满了人,两条板凳龙同时亮相,伴随锣鼓声蜿蜒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