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国内首个智能人形机器人银行大堂经理场景训练基地在建行上海浦东分行正式启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刘军、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捷、润泽致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旭等共同为训练基地揭幕。
4月24日,据路透社,俄罗斯储蓄银行(Sberbank)周一表示,它已经发布了名为GigaChat的技术,作为ChatGPT的竞争对手,加入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的竞赛。俄罗斯储蓄银行表示,GigaChat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能够更智能地用俄语交流。
来源:环球时报 新加坡《海峡时报》2月8日文章,原题:中国人形机器人成为春晚焦点,一窥AI驱动的未来“我今年怎么才能发财?”“我儿子的事业能旺起来吗?”这些是最近在北京的春节庙会上,游客向“财神爷”提出的问题。不过,这个财神爷是一个真人大小、身着红色长袍的人形机器人。
4月13日,在日本东京的一家银行内,一个名为“Nao”的机器人为储户服务,提供实用信息。据外媒报道,日本东京一家银行最近引进了一个新型的接待人员,是一个可以与顾客进行简单对话的人型机器人,叫做“小直”(NAO)。据报道,机器人“小直”的身高有58厘米,由法国公司制造。
以支付便利化提升外国人消费体验 “China Travel”的热度还在上升。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其中通过免签入境的外国人总计85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倍。
7月11日,国内首个智能人形机器人银行大堂经理场景训练基地在建行上海浦东分行正式启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刘军、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捷、润泽致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旭等共同为训练基地揭幕。
“如果以后在银行大堂,看到人形机器人亲切地向你问候,自如地在排队机前为你取号,并提供分流引导服务,请不要惊讶。”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正在对人形机器人进行“岗前培训”,推动人形机器人银行大堂经理场景全面落地。
今天,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第二代通用人形机器人GR-2,产品愿景是“为人工智能打造最佳具身载体”。与去年11月亮相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的GR-1相比,这款机器人在硬件、设计、开发框架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创新和提升,可以与大模型结合,从而拥有AI大脑。
近日,在一位银行大堂经理的指导下,工程师对一台智能人形机器人的姿势进行矫正,而另一台同型号的机器人,已能和测试员进行语音交流,并为顾客取号。近日,国内首个智能人形机器人银行大堂经理场景训练基地在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浦东分行正式启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成熟和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形机器人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面对人形机器人的“热”,行业人士表示应有冷思考,对于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一高五难”需有清楚认知,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需以应用驱动研究。
如果你还在讨论外国人来华旅游city不city?或许已经有点out(过时)了现在可是city或更city的区别7月9日,来自意大利的游客在北京天坛公园体验太极拳后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818.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2日报道,美国最大的银行摩根大通决定临时限制员工使用近期爆火的新型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报道援引一名熟悉内情者的消息称,摩根大通已经对其全球员工使用ChatGPT进行了限制。
近日,长春一家银行内,一位大妈因为等待办理业务的时间太长,和AI机器人展开了理论。出于对业务员办事效率的不满,大妈弯腰向机器人问道:“你们的工作人员在里面哄孩子,怎么不出来办业务呢?”机器人答道:“我们柜台里的哥哥姐姐也在很努力地办业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