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重量是冷兵器的月经话题,总有人说自己祖上多牛,使唤过多重的兵器。关于这一点,本人的一贯看法这个问题和谁家祖宗有多牛问题不大,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人有多大的力气,而是铠甲有多重,战马有多大,否则就算是绿巨人穿越也没办法骑马打仗。
8月1日东京奥运赛马场发生了一件悲伤的故事,一匹名叫“喷气飞机(Jet Set)”的瑞士赛马因为在障碍赛中前腿受伤,很快就被执行安乐死,这让很多人都接受不了。马只是受了伤,并且伤在小腿上,并不致命,为什么不治疗?为什么要处死它?
这不单单是天祚帝昏庸无能就能解释的,契丹人中的豪杰耶律大石横行万里可以打出让欧洲人震惊的大胜,却也败在女真骑兵手上。这是因为在12世纪初,女真骑兵对契丹骑兵有三个方面的优势,造成了契丹人难以翻身的局面。
第一点必须要讲讲养一个骑兵究竟需要多少开销,如果是普通的轻骑兵,战马可以直接使用中原马,大约一只马需要10-30两银子,加上马鞍、马套、鞍绳、马蹄铁,一系列下来也需要5-10两银子,再加上每日马的吃喝拉撒每天也需要0.01两银子,按照一个月下来差不多0.3两银子,因此一个十分普通
那些推崇蒙古马的网友,你们的祖先又不是蒙古人、匈奴人,这种廉价的自豪感可以说是错得离谱。在华夏古人的观念中高头大马就是和龙划等号的,“东风解冻,蛰虫始振……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仓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 ”,周天子自然召唤不来神龙,给他拉车的“仓龙”就是青黑色的高头大马。
大家知道战马在古代战争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中原农耕民族对草原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对抗游牧骑兵的最好方式往往就是中原也组建一支同样强大的骑兵,战马以及养马的配套资源长期以来都具有战略地位,历史上农牧交界区的著名养马地,例如河套、陇右、河西,又多次成为农耕和游牧政权争夺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