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一代代人成长的神话人物哪吒,点燃了乙巳蛇年新春电影市场。自1月29日上映以来,仅用不到10天时间就创造我国新的影史票房纪录,且票房纪录依然在刷新着。关于电影主角哪吒的话题,也成为各大媒体讨论的焦点,其中“哪吒为啥不姓李”、“哪吒到底姓不姓李”等,也成为电影发烧友谈论的热点。
《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引发一个关于“哪吒”读音的问题。普通话里,“哪吒”读“né zhā”。各地方言里,“哪吒”读音各异。我国港澳台地区,“哪吒”的读音也不一样,台湾地区“哪吒”的“哪”读nuó;港澳地区读nǎ。“哪吒”为何会有不同的读音?
从佛教到道教:中华文化中的护法神 哪吒(那吒),是梵文Nalakūvara或Nalakūbala的音译简称,全称为那罗鸠婆、那罗鸠钵罗、那吒俱伐罗等。哪吒早在北凉时代(397-439年)就在中国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