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著名犯罪心理及青少年心理专家她立足于40年研究基础,揭示出:社会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关键在早年,早年的重点在家庭。以下,就是李玫瑾教授从屡上报端的罪案中,总结出的关键观点: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会滞后反应,因此,人的心理特征与早期抚养有密切的关系。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前几天后台收到一位宝妈的私信求助:我家的宝宝已经14岁了,因为从小对孩子成绩的重视,孩子这些年给我们赚足了脸面。但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世界艾滋病日没过几天,重庆急救医疗中心的一位医生透露了个案例,着实把豆妈吓一跳。一位13岁男孩就诊时,被查出尖锐湿疣。成年人都懂,这是一种性病。一个13岁的孩子怎么会染上性病?万万没想到后续的检查结果更重磅,除了性病外,他还感染了艾滋病!青春刚刚开始,就被宣判“死刑”。
青春期是孩子们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阶段,9月6日,纽扣家庭教育特邀专家、全国著名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受邀为2023纽扣家庭教育论坛做主题演讲,李玫瑾教授围绕“青春期的心理问题”进行讲述,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论坛带来了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
青少年来访者中有的时候会出现取向的困惑,当来访者在初中的时候,异性之间的管理比较严格,和同性之间的关系比之前紧密了许多。这个时候很容易产生取向上的困扰,由于没有应对的知识和方法,在来访者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文/大萌妈妈现代社会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孩子们大多也都是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长大的。老人常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这句话并不代表男孩不贴心,只是相较而言,男孩更淘气,也让家长更费心。很多家里是儿子的父母也会担心,孩子这么淘气,将来怕是没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