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民王女士是奶茶爱好者,最近她发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购买奶茶,都遇到不能去冰的问题,店员以“加冰是公司的配方规定”为理由拒绝,王女士对此感到很费解,而记者走访了十余家不同品牌的奶茶店,发现“不去冰”的现象普遍存在。
“去冰”一直以来都是茶饮行业老生常谈的话题,不管是门店内张贴友情提示:××产品不能去冰,还是点单页面无去冰选项,甚至提醒“去冰不满杯”,但双方的矛盾冲突似乎从未得到过缓解。社交平台上消费者不满奶茶、咖啡去冰后仅剩半杯的帖子比比皆是。
8月2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起“破冰行动”。媒体报道,近日有消费者在某知名饮料店选购饮品时,发现饮品中冰块含量占到饮品总量的2/3,冰块含量过多导致饮用体验感变差。也有的消费者反映,部分饮品在手机点单页面的温度选项只有“冰”,有些饮料店甚至拒绝消费者提出的“去冰”饮品需求。
3月15日,一条“瑞幸咖啡被吐槽去冰后剩半杯”的消息登上热搜。最近一段时间,有多名网友发现并反映称,瑞幸咖啡存在冰量过多、去冰后仅剩半杯多的问题。对此,瑞幸官方给出的解释是,“门店饮品均按照统一程序制作,有固定杯量。如遇问题,可联系客服协助处理订单。
8月2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起“破冰行动”,联手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倡议: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中消协介绍,近日有消费者选购饮品时,发现饮品中冰块含量占到饮品总量的2/3,部分饮品在手机点单页面的温度选项只有“冰”,有些饮料店甚至拒绝消费者提出的“去冰”需求。
极目新闻记者 石倩实习生 张余杰近日,瑞幸咖啡因为饮品中冰块过多登上了热搜。而这不是瑞幸第一次因为冰块问题登上热搜了。7月30日,极目新闻记者探访发现,多个咖啡品牌的点单系统都没有“去冰”或“少冰”的选项,但店员介绍,消费者可以单独备注。
作者:史洪举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8月23日发出倡议,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消费者购买饮品时,经营者应主动询问消费者是否需要加冰及加多少冰。若饮品存在确实无法去冰或饮品为特定的冰与配料结合等情况,经营者应在点单页面明确标注或在点单时提示消费者注意。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9日讯红彤彤的冰糖葫芦、草莓、车厘子,谈及年味,总少不了对甜的记忆。一口丰沛多汁的水果,更是许多人的心头好。如今,这抹清甜的味道“卷”进新茶饮行业中。许多茶饮品牌推出了“新年限定饮品”,山楂、草莓、车厘子等冬季热门水果稳居中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