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钓鱼时把鱼钩甩回来钩到自己了,会不会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啊?”在艾滋门诊室内,皓晖(化名)焦急地问着医生。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来医院咨询了。许多人谈“艾”色变,一种新的疾病——恐艾症(艾滋病恐惧症)由此而生。
防艾之声是一名立志于传播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医者,每天都能见到形形色色的人和听到他们的故事,希望深蓝君讲述的案例能够带给大家一些警示和启迪!李洁(化名)/口述防艾之声/撰文以下内容为“防艾之声”平台整理我是李洁,今年26岁,虽然我年纪不大,但我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原创 天津广播 天津广播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前两天,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丁楼村,天津广播记者再次见到了这个村的村民苑美好。20年前,她与丈夫丁向明都感染了艾滋病。记者当时在采访中认识了她——35岁,个头不高、爱说爱笑的苑美好。
今天天气不错,张大爷从枕头缝里掏出二百块钱塞在贴身的内兜里,然后塑料梳子梳梳头,提着一袋子新鲜菜叶出门了。按照往常惯例,张大爷骑着小车先绕了小广场一圈,和一堆熟悉的老头老太打声招呼,然后拐进小广场附近的胡同里。
生活在一个有艾滋病的世界里,也就是说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艾滋病,我们不能够忽视它。另外也没有必要过度地恐惧,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既然躲避不了,就有必要对艾滋病的知识有所了解。主持人:HIV一般常规的消毒都可以去掉,但是实际上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医院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