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渭法再一个多月就到清明节了,雨还淅淅沥沥地下着不停,这自然要联想起为亲人、为朋友扫墓祭坟。是的,我的老朋友、台湾著名作家萧白先生(本名周仲勋,字寒峰,浙江诸暨浬浦大尖溪人,1925年生。)去世已经10周年了,心里怀念着,自然联想起与他相知、相识成为好朋友的件件往事和浓浓深情。
据台湾媒体报道,当地时间5月26日早上9时许,中国台湾作家、翻译家林文月在美国加州过世,享年90岁。林文月。林煜幃 摄影,有鹿文化提供。林文月一生致力于教学与学术研究,也未曾停下散文创作与翻译之笔,她是研究中日比较文学的开拓者,也树立了散文写作的典范。
台海出版社和中国青年报社12月6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台湾青年大陆寻根新书发布会,发布了90后台湾作家张遇的作品《黄土家族》。张遇现场讲述了自己家庭三代人大陆寻根的感人故事。12月6日,90后台湾作家张遇在新书发布会上介绍自己的作品《黄土家族》。
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原乡》描写上世纪80年代,台湾老兵突破当局重重封锁,踏上了漫漫归乡路,书写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讲述了从两岸隔绝到台湾当局开放探亲那将近40年的特殊年代,两岸亲人之间日夜思念、隔海相望的感人故事,演绎了民族史上深沉的乡愁。
《谁说台湾不是中国的》作者为台湾土生土长的作家范文议,该书详细梳理了秦汉至现代的台湾史和两岸关系史,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宗教等各方面深入阐述了两岸密不可分的联系,全景展现了台湾与大陆的千年血脉关系。
中新社枣庄12月13日电 题:台湾作家“北归”寻根:古城在重建 我也在“重建”作者 吕妍不管是华灯初上的台儿庄还是烟雨朦胧的台儿庄,每一种都曾出现在郁馥馨的梦里。从不是“一见钟情”到扎根这座城,郁馥馨表示:“古城在重建,我也在‘重建’。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日月谈工作室】8月19日至24日,台湾作家24人、大陆作家22人在浙江、福建两地诗书酬答、采风交流、夜谈放歌,共赴文学之约。西子湖畔,明月楼头,台湾作家迎风唱诵。曲水流觞,兰亭赋诗,两岸诗人恣意挥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家们重访“文学现场”。
中新社北京1月19日电 题:迎向癸卯新年 台湾作家杨渡冀两岸以大历史、更长远视野看彼此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如果从遥远的卫星看下来,除夕之前有十几亿颗很温暖的心在路途上缓缓流动,就为了回家乡去团聚。过春节,这个交织在台湾、中国大陆、世界上很多华人聚居地方的事情,实在是很让人感动。
中新社衢州11月20日电(张斌)“我们写下的是河汉江淮的志气,每个文字是文以载道的责任。”20日,在浙江省衢州市参加首届衢台两岸文学周活动后,台湾小旅读学术部主任甘炤文说。11月15日至20日,来自台湾的十多位作家与衢州本地作家等人士共同走进当地,领略胜景并一道创作。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沈剑奇“家乡,是孤岛上遥望不见的黄土高原……穿越大雾笼罩的历史泥沼,在洋流与黄河之间,亲情汇流。”手捧“90后”台湾作家张遇(本名张毓中)的新书《黄土家族》,封面上寥寥几句,一个家族跨越三代寻根之路交织的复杂情愫便扑面而来。
这本书12年前出版过,今又重版。它就是张大春的《聆听父亲》。十八年后,张大春在翻拣父亲的东西,想找一些京剧卡带带到医院给父亲解闷时,找到了一卷磁带,盒中附有一张纸条,写着:“春儿毕业旅行归,父子合作《二进宫》千岁爷唱段,可谓’ 料是山歌与村曲,呕哑嘲咋亦可听’,但此等火候,毋宁独乐乐,不可众乐乐也。”
总台记者获悉,12月4日13时22分许,台湾知名作家琼瑶在新北市淡水区家中轻生去世,终年86岁。琼瑶之子表示,母亲留有遗书。中午秘书发现琼瑶已在房间内轻生,随后立即通知急救。救护人员抵达时,发现琼瑶已无呼吸心跳,明显死亡,因此未将其送医。
据央视新闻报道,今日13时22分许,台湾知名作家琼瑶在新北市淡水区家中轻生身亡,终年86岁。淡水警方接获通报后来到现场,初步排除外力介入。琼瑶多部小说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包括《还珠格格》、《一帘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