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第十二届互联网安全大会(ISC.AI 2024)上海 AI 峰会在普陀区举行,以“打造安全大模型、引领安全行业革命”为主题,汇聚科学家、企业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安全问题。普陀区副区长周如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胡伟良出席活动。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莽九晨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任重】5月21日,第二届人工智能(AI)安全峰会在韩国首尔召开。本届峰会以“安全、创新、包容”为议题,就进一步保障AI安全性、推进AI可持续发展等方案进行讨论。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雅】11月1日,首届全球人工智能(AI)安全峰会在英国拉开帷幕,为期两天的会议在布莱切利庄园举行。据英国《卫报》最新消息,英国首相苏纳克2日在会议期间警告说,AI可能会给人类带来与核战争规模相当的风险。
文|头号分享编辑|头号分享2025年巴黎人工智能峰会,这场由各国政府、科技企业巨头和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AI行动峰会正式落幕。国围绕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市场开放、伦理监管等议题展开激烈讨论,最终达成了一份被称为《巴黎人工智能宣言》的多边合作协议。
2025年2月11日,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落幕,一场关乎人类未来的博弈尘埃落定——中国、法国、印度、日本等61国共同签署《巴黎人工智能宣言》,誓言以“开放、包容、道德”为原则,推动AI技术透明化、安全化,并首次将“人工智能能源消耗”纳入全球治理议程。
编者按人工智能无疑是2023年的科技热词。作为战略性新兴技术,人工智能日益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量。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热潮?如何处理发展与治理的关系?怎样推动相关产业落地应用、有序发展?为此,本版推出特别策划,以飨读者。
2月11日,澎湃新闻报道,在巴黎AI峰会闭幕式上,包括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在内的60个国家同意签署《巴黎人工智能宣言》,旨在确保AI技术是“安全、可靠和值得信任的”,承诺将以“开放”、“包容”和“道德”的方式开发这项技术。但是,美国和英国拒绝签署这一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