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代表了万事万物所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中国的地理上,因为我国大多的山脉如燕山、秦岭、大别山、南岭、昆仑山等大山为东西走向,大部分的江河如黄河、淮河、长江也是南北走向,我国又属北半球,太阳的方位多在南方,因此就有了“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翻看河南地图,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以“阳”字结尾的地名特别多,是我国带“阳”字最多的省份。为什么这么多的城市名字里会出现“阳”字呢?原来在中国古代的命名文化中,常常会根据地理位置来确定阴阳。山南水北曰阳,山北水南曰阴。
作者:周文德(四川外国语大学地名研究中心教授)地名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人文现象。汉语地名要用汉字书写。在汉字大家族里,地名用字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据学者唐英杰2021年统计,甲骨文中能够确认的地名有706个,其中100多个地名同时又是国名、族名、人名。
#头条创作挑战赛#前言:唐高宗时期,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滕王阁,并于公元675年(上元二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前往交趾(位于今越南河内)看望父亲时路过这里,也参加了盛会,即席赋诗,并写了这篇序。
中国太大,各式各样的地名太多,抛开那些过于奇葩的,其实很多地名也能相对准确地反映当地性格,比如浙江自古是富庶之地、文化厚重,地名大多也很诗意,诸如:画溪、兰溪、仙居、泽国、雁荡、玉环、泽雅、梅渚、瞻岐...
编者按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因更加温暖舒适,古人往往择“阳”而居。久而久之,古老的城市便延续千年,留下无数文化古迹和历史传说。在辽宁省的14个地级市中,有3个城市名字带“阳”,它们是沈阳、辽阳、朝阳,它们都是历史文化名城。
编者按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因更加温暖舒适,古人往往择“阳”而居。久而久之,古老的城市便延续千年,留下无数文化古迹和历史传说。在辽宁省的14个地级市中,有3个城市名字带“阳”,它们是沈阳、辽阳、朝阳,它们都是历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