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程子姣)4月14日,在京东超市2023年粮油节期间,京东超市宣布在产品方面,以打造“低价心智”为核心,制定低价策略,保证价格竞争力,不断为消费者提供真正低价的粮油调味产品;在服务方面,则以“买贵双倍赔”为核心,持续提升消费体验。
本报记者 许洁 见习记者 梁傲男8月23日,京东宣布调整自营商品运费标准,普通用户自营免邮门槛从99元下调至59元。同时,京东PLUS会员享免邮权益不再需要使用运费券,全年无限免邮。据悉,这是京东推行低价策略的又一举措。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1月16日消息,日前京东发布了2023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三季度京东集团收入达到2477亿元人民币,服务收入达到524亿元人民币,占整体收入的比例首次超过20%,达到21.2%,其中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的同比增长19.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静怡、张梓桐 上海报道双十一预售刚刚开启,李佳琦、京东就上了热搜。10月24日,京东采销部门员工爆料称,其日前收到了海氏的律师函,海氏集团称其在京东平台上的某款产品低于李佳琦直播间售价,违反了他们与李佳琦签订的“底价协议”要求赔偿违约金。
据多家媒体报道,京东计划上线百亿补贴频道,根据一份内部PPT显示,2月20日至2月24日上线竞价系统、测试QA;3月3日晚8点正式开场。就在今年2月21日,京东商家中心宣布了《京东开放平台“买贵双倍赔”服务规则》,规则于2023年2月28日生效,对标拼多多百亿补贴和天猫。
继百亿补贴之后,京东低价策略在618前再迈一步。笔者近日从京东内部知情人士获悉,京东已全面推出“单件到手价”,即消费者在京东APP搜索商品后,结果列表将直接展示购买单件商品优惠后的价格,从而让消费者不用算账便可更好地享受到京东带来的“天天低价”消费体验。
界面新闻记者 | 李彪 查沁君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当比价成为“悬在头上的一把剑”时,张宇有些不太适应。以往京东内部也比过价,通常一周一次,且只是每天几百封公司邮件中一个不起眼的要求,和员工绩效也不挂钩。 但在今年,比价成了常态,和张宇一样的采销员工每天都要面对比价绩效排名。
作 者丨孔海丽编 辑丨骆一帆继美股一夜大涨16%之后,3月12日,京东港股盘中涨幅近9%,收于106.3港元/股,站上近期新高。不到一周,京东市值已增加500亿港元。过去一年大刀阔斧改革的京东,在股价被严重低估以及未来增长预期方面,终于走到了黎明时分。
3月14日早盘,京东集团(09618.HK)一度高开突破110港元,随后回调中午报收106.9港元,上午上涨0.56%。截至目前,京东最新股价已较3月5日的低点,大幅反弹超过30%。早前,超越市场预期的年度业绩公布后,京东股价连涨一周。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让消费者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有品质的商品,享受到更加贴心的服务,这是京东一直遵循的零售本质,也是京东自成立以来一直坚守的本分,更是京东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在10月20日举办的“京东11.11真便宜”启动发布会表示。
近日事主王某报警称:在QQ空间上看到有人在卖手机,事主就联系了对方,并以200余元购买了一部华为P20手机,在支付完之后,对方称需要500元的电子品运险金和985元的电子工商金额,事主通过微信扫码方式给对方转完之后,对方又称需要1556元的账户审核退款费用,事主再次将钱转给对方,
本报记者 李立 上海报道吴清 电商一年一度最重磅大促“双11”已然拉开大幕。今年的“双11”将是史上最长的“双11”,开启时间比2023年至少提前了十天。10月14日,阿里、京东、拼多多同一天正式启动“双11”。实际上,拼多多、抖音已经提前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