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不是空洞说教,而是父母应对挫折的自强不息。“苦”,是孩子找到人生兴趣和方向,为之深耕钻研奋斗不吃上学的苦,就吃生活的苦。这句话常被相信“吃苦教育”的家长挂在嘴边,万万没想到,一名“天赋摆摊异禀”小哥的出现,让这句话打了脸。
你一定很难想象,一个17岁的中专生,才刚刚踏入社会,却已经成为了“香饽饽”。月薪8000起,七家企业排着队争相录用,工作还不止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更是高薪技能的展示。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或许你早已习惯了传统教育的“铁板一块”:成绩好,才能进入名校,才能有未来。
十六七岁的少年“以命换钱”“跑船你知道吗?我们在海上待好几个月,就是在拿命换钱。怕台风,怕大浪头,怕撞船。但那时候年轻,就想快点挣点钱,一个月好的时候能有1、2万,怕啥都比不过怕穷!”赵照谈起少年时期,“贫困”与“流动”似乎是最重要的主题。
或许是信息社会,各种新鲜事在网上传播的速度太快了,不少朋友都发现,现在离谱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了,比方说近日引起网友们关注和热议的“男子流浪20多年因涉罪找回家人”,任谁看了不说一句,这可真的是离谱到家了。
“我叫黎子奂,是来自三亚的黎族小伙。我是名打工者,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这是海南开放大学学生黎子奂将在秋季开学典礼上发言的开场白。届时,作为学生代表,他将向同学们分享自己半工半读的求学经历。相比很多城里的同龄人,他的社会人生从17岁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