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为共享经济的细分领域,共享充电宝企业以廉价便捷的优势迎来爆发式扩张。然而随着市场的日益饱和,充电宝企业与消费者的“蜜月期”已经结束,乱象日益浮现。3·15前夕,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的多款充电宝存在充电慢、费用高、归还难、归还后押金不明晰等问题。
记者 钟建军万物互联时代,共享充电宝解决了大家对于手机的“电量焦虑”,各式各样的共享充电宝进入了餐饮、商超等场所,扫码租用即可为手机充电,为消费者带来不少便利。与此同时,共享充电宝收费不规范、收费价格飞涨、押金未及时退还等问题,也成了网民们吐槽的“痛点”。
福州的徐先生向FM全媒体《维权超给力》爆料,他买了一个“小电”共享充电宝,回到家后竟然找不到给充电宝充电的口,以为需要放置在租借点共享充电基座才能充电,没想到自己这一放却再也取不出来了,这糟心事让徐先生非常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