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各地景点人气爆棚,国内旅游收入超千亿元,游客满意度总体较高,但不少游客也表示存在遗憾:一些景区卖的所谓“纪念品”大同小异,不仅梳子、手串、披肩、海螺四处可见,更有甚者,一块普通绣花手帕,在江苏景区里是“苏绣”,在湖南景区就成了“湘绣”,到了四川又被唤作“蜀绣”,其实它们可能都来自某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4日讯在武汉,有些词汇武汉人“秒懂”。其中绰号“135”的小黄鹤楼,和过早热干面、消夜靠杯酒一样成为城市记忆中最温馨的一个。穿越时光,今天的黄鹤楼酒不仅是武汉老饕的秘藏,更已成为迎送八方来客的城市好礼。“黄鹤楼1800年”纪念酒小套装。
近日,黄鹤楼上新毛绒玩具和挂件,此次上新的毛绒玩具以黄鹤楼为原型,巧妙融入经典飞檐风格,柔软毛绒材质和温暖色调,呈现拟人风格俏皮黄鹤楼“小宝宝”。2023年,黄鹤古韵旋转灯、黄鹤楼鹤影杯、武汉地图系列等50余款文创分别入选“2023武汉精品礼物”和“2023武汉礼物”。
湖北日报讯(记者曹雯、通讯员顾锋、胡立文)4月13日下午,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代表团一行来到了武汉的标志性“打卡”景点——黄鹤楼,探寻武汉“名楼基因”,领略古城“千年魅力”。登上黄鹤楼,外宾们在观景台上凭栏而望,面临波涛浩荡的长江,大桥上车辆川流不息,三镇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通讯员 李博6月1日夜晚,武汉文旅集团旗下的《夜上黄鹤楼》和楚楚优礼联名推出了会发光的黄鹤楼冰激凌。该冰激凌以粉色的光影搭配上黄色的月亮造型,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尝鲜。不少游客把会发光的黄鹤楼冰激凌和灯光下美轮美奂的黄鹤楼合影,分享《夜上黄鹤楼》文创发光雪糕的口感。
极目新闻记者 曹磊通讯员 肖芳8月9日,《当代美术作品选(三)》特种邮票首发活动在武汉黄鹤楼公园举行,其中邮票第2图为黄鹤楼一楼主壁画《白云黄鹤》。此套邮票的发行,标志着黄鹤楼元素第7次登上“国家名片”,在方寸之间再现千年名楼的魅力与风韵。
提到“武汉礼物”,黄鹤楼是不得不提的“文创地标”。今年,黄鹤楼文创中心开业6个月,销售额累积达到220万元。中心里一件特殊的文创礼品,成为游客几乎必带走的好物件。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铜顶宝葫芦”,映照着迄今为止黄鹤楼保存最古老文物——清代黄鹤楼古铜顶宝葫芦的秘密。
湖北日报讯(记者严芳婷、见习记者冯袁玥、通讯员李博)走进一场文化与科技的完美融合,感受中国神话的奇幻与壮丽。10月31日至11月2日,《夜上黄鹤楼》将举办“奇幻东方·中国神话之夜”主题活动,邀广大游客一同重温那些经典的神话故事,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奇幻之旅。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通讯员 杜斐 杨绪江3月13日,今年首批台湾岛内同胞“相约春天赏樱花”参访团正式开启荆楚之旅。当天,28名台湾同胞登上黄鹤楼,感受武汉的传统与现代的“穿越”辉映之美。这是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湖北接待的首个来自台湾岛内的参访团。
文创店里卖“豆皮”“面窝”,出售的玩偶先在锅里走一趟_大武汉“全员饿人”文创产品推出时,门口排起长队。受访者供图最近,武汉各类特色“过早”美食被做成了面带表情的可爱玩偶,因为其“过家家”式的销售方式受到年轻人追捧。“鸡冠饺你想吃脆一点还是糯一点?”“热干面放不放葱?
黄鹤,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江城武汉的象征。“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诗句了。古文化的黄鹤与现代概念的灯相结合,会焕发出怎样的灵感呢?这就是被评为“武汉十大伴手礼”的黄鹤古韵旋转灯。
来源:长江日报 “蒜鸟,蒜鸟,您消消气哈。”近日,央视元宵晚会上, 在与哪吒和敖丙的互动中, 主持人撒贝宁 冒出的几句地道的武汉话, 一举冲上热搜。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 评论区不少网友调侃: “蒜鸟是武汉的和平鸟,一出现就让双方各退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