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舒兰市环城街道鑫晟沅家庭农场的草莓大棚内,翠绿的草莓苗沿着田垄整齐排列,绿叶白花间,颗颗色泽鲜亮、晶莹饱满的草莓若隐若现。不少市民、游客慕名而来,在冬日品尝“莓”好滋味。“我们今年以羊粪为基础肥,种出的草莓口感酸甜、汁水充足,现在已陆续成熟。
【开栏语】“无籽水果是用避孕药种出来?”“空心菜是毒王之王?”“98%的黄瓜都是用了药?“18元一只的烤鸭能吃吗”...你是不是经常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收到这样的链接。从早期的“速生鸡”“毒豆芽”“毒西瓜”,到最近“问题草莓”“激素香蕉”等,农产品成了谣言重灾区。
【来源:新甘肃】寒冬时节,山丹县广袤的乡村大地被一层“银白”覆盖,传统农业进入农闲小憩。但在一排排现代化温室大棚里,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设施农业正悄然成为农民叩开财富大门的“金钥匙”。冬日里的美好时光,少不了草莓带来的甜蜜滋味。
近日,临港区汪疃镇威海硕果生态农场的大棚草莓已悄然成熟,抢“鲜”上市,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甜蜜的色彩。走进威海硕果生态农场的草莓大棚,一垄垄草莓整齐排列,翠绿的叶子间点缀着一颗颗鲜红欲滴的草莓,宛如红宝石般诱人。
寒冬腊月,万物蛰伏,而在巴楚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草莓大棚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入冬后的头茬草莓如同一颗颗红宝石般陆续成熟,新鲜上市,开启冬日“莓”好时光。1月9日,走进产业园草莓大棚,一股浓郁的草莓香气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近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的草莓种植户的交流群里,陆续有人转发相关视频,提醒大家“不要吃草莓”。交流内容还包括一些微信群聊截图,称“西安市所有定点收治出血热的医院爆满”“草莓大棚里都是黑老鼠,就会容易产生出血热,所以一定不要买草莓吃”。
又到了冬草莓上市的季节,香甜多汁、颜色诱人的草莓,一向是大家喜欢的水果。可能是因为草莓的口感和长相在一众水果中都较为出众,以至于江湖上有着不少关于草莓“有毒”的传言。那么,这些坊间传言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们还能不能愉快地吃草莓了?草莓反季节?
【来源:青岛晚报】市民在采摘草莓。本报11月28日讯 走进棘洪滩街道东毛家庄社区绿沃川草莓大棚,一股草莓的清香就扑鼻而来,由于“超早熟技术”的引进和运用,今冬的头茬草莓已经开吃,市民可以再度邂逅一年一度的“莓”好“食”光,畅享冬日休闲采摘乐趣。
视觉中国供图草莓因其酸甜的口感成功俘获了人们的味蕾。在闲暇时光,前往大棚采摘草莓,沉浸式感受农事活动带来的质朴快乐,正逐渐成为众多人休闲游玩的热门之选。不过,伴随大棚草莓采摘的日益风靡,网络上也涌现出了一些质疑的声音。
【来源:观海新闻】▶在绿沃川草莓大棚,刚刚采摘下的草莓。栾丕炜 摄绿沃川草莓负责人李坤均。栾丕炜 摄开栏语棚外寒风刺骨,棚内温暖如春。如今,在岛城各个大棚内,种植户们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将“冬闲”变为“冬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