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新农人锄禾记他们,用全新的方式挖掘“黑色宝藏”的潜能,不再“面朝黑土”“看天吃饭”深翻,老农人熟知的术语,指通过拖拉机牵引深翻机具,翻动土壤,打破犁底层,改善耕层结构,提高耕地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的一项耕作技术。
来源:经济日报“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现在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和优质劳动力。我们的年轻人、知识分子,也要双向流动。”来自江苏镇江的全国人大代表魏巧,是一名返乡创业的“80后”。
【来源:环球时报】澳大利亚“对话”网站10月15日文章,原题:务农成名:中国农村网红如何重新定义乡村生活 在宁静的云南偏僻山村,董梅华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她把中国农村的质朴田园展现出来,让数百万人为之着迷。精通数字技术的农民和农村居民用怀旧和真实赢得了中国社交媒体的青睐。
河南省农业领域人才招聘专场活动举行。 韩章云 摄中新网郑州6月12日电 (记者 韩章云)6月12日,第六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农业领域人才招聘专场活动在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举办,吸引210家单位(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3499个。
【来源:参考消息网】参考消息网10月21日报道 在云南一个宁静的偏远地区,董梅华——尽管她的粉丝们只知道她的网名“滇西小哥”——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她展现了中国农村田园诗般的淳朴,并让数百万人为之痴迷。在她手中,乡间厨房成为舞台,农家生活节奏成为像任何小说一样引人入胜的故事。
【来源:环球时报】澳大利亚“对话”网站10月15日文章,原题:务农成名:中国农村网红如何重新定义 乡村生活在宁静的云南偏僻山村,董梅华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她把中国农村的质朴田园展现出来,让数百万人为之着迷。精通数字技术的农民和农村居民用怀旧和真实赢得了中国社交媒体的青睐。
农人一路骑着车飞驰,在一处峁儿上的坪儿里,终停了下来,想歇一会儿,一路紧张的驾驶,已让人感到十分的疲劳,这是春天的季节,群山在一片碧绿中,大地也充满了生机,河水张溢了,哗哗地流淌着,这是个充满了生机的多么美的时候呀!
做到如下六点乡村振兴指日可待!每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造就不平凡的伟大,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提出,乡村振兴也备受大家的关注,其中作为乡村振兴的农民也在逐渐的调整过去靠天收的局面,唯有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于是一个新的名词诞生了——新农人。
在农村,有这样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以抖音短视频为“新农具”分享农村的淳朴生活,同时借抖音的多元化平台分享现代化种植经验,在探索、创新中带动农业经济发展。这群年轻人被赋予了一个特别的名字——“新农派”。他们拥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技能,热爱乡村生活的同时,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奉献力量。这些抖音的“新农派”中,不乏有返乡的高学历人士、有经营经验的成功者和热爱农业的城市青年。
来源:环球时报 澳大利亚“对话”网站10月15日文章,原题:务农成名:中国农村网红如何重新定义乡村生活在宁静的云南偏僻山村,董梅华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她把中国农村的质朴田园展现出来,让数百万人为之着迷。精通数字技术的农民和农村居民用怀旧和真实赢得了中国社交媒体的青睐。
近日,《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意见》指出要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基础。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近日,阳信县王保友获得2023年中国农技协“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王保友,现年56岁,现任滨州市苗木协会副会长、阳信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会长、阳信县苗木花卉协会会长、阳信县科学技术协会兼职副主席,是阳信县乡土人才智库林业专家、阳信县乡土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