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牧云 李晖 上海、北京报道蛇年伊始,不少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宣布接入DeepSeek。《中国经营报》记者关注到,一方面有机构连夜加班加点接入模型,另一方面还有不少机构仍选择保守观望,也折射出DeepSeek与金融圈的碰撞带来了许多待解的议题。
近期DeepSeek访问使用量急速上升,已经成为目前最快突破3000万日活跃用户量的应用程序。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已全面接入国产开源大模型DeepSeek。接入后,到底能干些什么?
DeepSeek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科技、互联网、汽车、手机、基础电信、医药、网络安全等领域头部企业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南都记者梳理发现,有不少企业接入DeepSeek是给用户提供了与DeepSeek模型语音交互、文字对话等渠道。质疑企业“蹭热度”的声音也随之出现。
近期,各类终端企业“紧跟热点”,纷纷高调宣布接入满血版DeepSeek,正式开启DeepSeek接入潮。其中,联想不仅率先推出了首个国产DeepSeek一体机解决方案,其个人智能体“小天”和联想百应智能体也纷纷接入满血版DeepSeek。
封面新闻记者 熊英英短短半个月时间,DeepSeek热潮席卷全球。截至目前,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等国内云巨头已相继接入。OPPO、荣耀宣布与DeepSeek达成合作,方便用户在手机中直接唤醒使用其AI功能。十余家车企加速让AI大模型上车,抢跑汽车行业智能化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