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你还记得十年前你用的是什么手机,开的什么车吗?你敢相信十年前几乎没人相信中国能够独立造出大飞机吗?就在五年前,比亚迪还是土老帽的代名词,怎么现在就成了汽车界的顶流香饽饽了?
中国制造2025,成功的关键在于美国制裁?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2015年由国务院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十年计划,如今已经过去了9年时间。距离收官大吉,只剩一年。中国制造2025硕果累累从目前的进度来看,中国制造2025已经完成了86%。
最近,英国广播公司(bbc)发布了一则题为《不只是DeepSeek:‘中国制造2025’如何让中国崛起》的视频报道,盛赞“中国制造2025”,让不少人大呼“不适应”。不同于此前《经济学人》在类似报道里,要在标题最后来一句“but at what cost?
在全球经济的舞台上,中国正以坚定而稳健的步伐,展现着其制造业的强大实力。中国制造 2025 目标已基本完成,这一伟大成就并非偶然,而是多年来不懈努力和积累的必然结果。如今,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乐观估计在 2030 年,保守估计在 2035 年,中国将快速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3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制造业活动在时隔6个月后重回了所谓“扩张区间”,这绝对是给政策制定者们打了一剂强心针,中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在10月上升至50.1,高于了9月的49.8,是自今年5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科普硬核官编辑|科普硬核官江湖上,曾经有个传说,叫“中国制造2025”。如今,这传说似乎成了绝唱,江湖上再无人提起。有人说,这计划夭折了,胎死腹中;有人说,它完成了历史使命,功成身退。真相究竟如何?
中国制造2025惊艳世界,西方如何评价?自2015年启动以来,这一战略不仅重塑了我国制造业的全球形象,更让西方舆论从最初的怀疑转变为现在的赞叹: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实现300%的飞跃,光伏产业占据全球产能的80%,造船订单数量是美国的2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