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13日消息(记者 刘仕利)赶在暴雨来临前,黄志龙和同伴们驱车从五指山市区赶到了水满乡方龙村。午后三点,在小小的村委会办公室,暑期公益课堂——“黎族民歌”如期唱响。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方龙村,暑期公益课堂——“黎族民歌”如期唱响。
文\海南日报记者 蔡葩编者按《口述海南·葩姐说》第二期发布的黎族民歌《五指山五条河》(即《五指山歌》)再次被圈粉,第三期经典歌曲《万泉河水清又清》的创作故事也再次引发人们对海南文化的热诚关注。《五指山五条河》这首婉转动听的民歌,唤起了几代人的记忆。
南海网5月20日消息(记者 任桐)“山再高,水再深,我也不怕困难,一定要来到妹妹的门前……”5月20日,在2024年琼中第六届“工会佳缘 青年人才 幸福相约”单身青年男女联谊交友活动现场,琼中黎族民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黎族歌王”王取荣和妻子林玉英即兴唱起情歌《跋山涉水到妹门》,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9月27日消息(记者 任桐 通讯员 秦海灵 王丽娟)9月29日至10月6日,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琼中将以多种形式文艺汇演,举行传统民族文化活动,把黎族苗族歌舞搬上节日的舞台。各乡镇文艺示范村队伍正在加紧排练。
海南日报记者 刘宁玥“奔格内(黎语,意为‘来这里’)勒奔格内,喝了这杯山栏酒,我们永远是朋友……”今年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分会场开展“琼中游好市”集市活动,作为“黎歌新生代”的陈师泉登台亮相,以一首热情的黎族民歌《奔格内》博得市民游客如雷般的掌声。
文\海南日报记者 蔡曼良编者按在《口述海南·葩姐说》民歌季第五期节目中,海南日报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口述海南·葩姐说》栏目主讲人蔡葩(以下简称主讲人蔡葩)带着节目组来到黎母山脚下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来到被誉为“黎族歌后”王妚大的故居,拜访了王妚大的孙女吉秋敏。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 记者 任桐“行上行下看水井,三四看月回看你,多见人烟少见你,多拜见日少见夜……”这是王取荣收藏的歌本里,标号为“90号”的一句黎族民歌,每句七字,字里行间表达着情人之间的思念。王取荣是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上安乡作雅村人。作雅村是一个被山歌萦绕着的欢乐黎村。
在海南,有这样一位灵魂歌者。她目不识丁,却记忆力超群,她一个人能唱上千首民歌,熟记30余种黎歌歌调,还能根据不同场合和对象即兴编创。她被誉为“黎族歌后”“海南刘三姐”,她就是已故的海南黎族民歌国家级传承人——王妚大。
唱响民族文化主旋律,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发挥黎歌优势,以歌为媒,传承民族文化。这是在2023年琼中县文化馆琼中黎族民歌、海南苗族民歌传唱培训班(第五期)的现场,两位授课老师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琼中黎族民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取荣、林玉英夫妇。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编者按进入12月以来,三亚崖州湾芒禾音乐节、神话琼剧《水晶宫》首演相继在海南举办,许多游客循声而来,感受海南律动。本期《海南周刊》封面聚焦“声游海南”,敬请关注!椰风海韵、阳光沙滩、热带雨林……漫游海南,目之所及,景色秀美。
4月21日20时,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2023年传统节日“三月三”主题文艺晚会在“三月三”广场隆重举行,开启了一年一度盛大佳节的全民狂欢。主题晚会活动现场热闹非凡,热情好客的黎族苗族群众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向远方来的朋友展示最浓郁、热情的民族文化盛宴。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9月30日消息(记者 任桐 通讯员 徐世国 陈景辉)9月29日晚,2023年“庆中秋·迎国庆”文艺晚会暨秋季“村晚”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分会场活动在兆南城广场举办,进一步丰富当地广大群众、游客节庆期间的文化生活。晚会现场。琼中融媒体供图晚会现场。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3月6日消息(记者 任桐 通讯员 陈欢欢 王小霏)近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上安乡上安中心小学操场上载歌载舞,学生们围坐在操场上欣赏着该乡南流文化表演艺术团和省级非遗传承人带来的黎族民歌民舞的表演。
■ 海南日报记者 刘宁玥 通讯员 秦海灵“请到上安来,有酒也有菜,甜酒糯米等你来……”近日,海南日报记者来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上安乡南万村什错村民小组,一阵悠扬的黎族歌声传入耳中,省级琼中黎族民歌传承人王取荣、林玉英夫妇正在村口迎接客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