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金银财宝往家流”,农历二月二在我国民间是非常重要的日子,人们称之为“龙抬头”。同时二月二也是我国民间的春耕节,“龙抬头” 的到来标志着阳气深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春天农耕开始之际,苍龙七宿从东方夜空中慢慢上升,仿佛苍龙抬首。于是民间把农历二月初二称作“龙抬头”。2月20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今年二月二龙抬头时间大约为2月21日晚十点左右,今年“龙抬头”的时间比往年要晚。
作者:张笃龙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龙抬头又称春耕节、龙头节等,是传统节日,标志着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漫长的农耕文明中,农历二月二自然备受重视。龙抬头源于自然天象崇拜,包含着上古时期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农历“二月二”,也叫龙头节、龙抬头节等,作为传统节日,它的许多习俗都与“龙”有关。比如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去理发,叫做“剃龙头”,图个吉利,至于饮食,春饼或煎饼称“龙鳞饼”,面条叫“龙须面”。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每年一到农历二月二这天,老妈就会早早起床,嘴里念叨的这句话。二月二龙抬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受重视的节日,因为二月二正处于每年的“九九”之中,这个时候春回大地,万物开始复苏,温度的上升是很快的,所以二月二是农村地区开始春耕和备耕的时候,也是人们开始一年的忙碌和把新年计划付诸实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