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男子肺部的肿瘤侵犯气管,多种治疗方式都无法根治,要么只能切除右肺,严重影响肺功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专家团队“出招”,将男子的右肺取出后“重造”,再植回体内,这样既彻底清除了肿瘤,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肺组织。
当肺部出现病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巨大影响,如何让病肺变“废”为宝?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胸外科开创性的将自己的肺“重造”后植回体内。近日,该院为一名53岁腺样囊性癌患者实施自体肺移植手术,目前患者肺功能恢复良好,并于今日出院。
武汉协和医院一新冠肺炎肺移植患者恢复自主锻炼。据介绍,由武汉协和医院救治的全球使用人工肺膜术前辅助时间最长的新冠肺炎核酸转阴患者刘强在接受双肺移植后恢复良好,已经由脱离ECMO恢复自主呼吸,恢复到可进食、可在他人搀扶下站立和进行自主锻炼。
“换肺”是终末期肺病患者活下来的唯一希望,如果能将患者的病肺变“废”为宝,将大大缓解患者苦等供肺的困境。1月9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为一名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实施自体肺移植手术。1月21日检查显示,53岁的周先生肺功能恢复良好,可以出院了。
当肺部出现病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巨大影响,如何让病肺变“废”为宝?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胸外科开创性地将自己的肺“重造”后植回体内。近日,该院为一名53岁腺样囊性癌患者实施自体肺移植手术,目前患者肺功能恢复良好,并于今日出院。
五旬男子肺部的肿瘤侵犯气管,多种治疗方式都无法根治,要么只能切除右肺,严重影响肺功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专家团队“出招”,将男子的右肺取出后“重造”,再植回体内,这样既彻底清除了肿瘤,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肺组织。
对于患者的康复保障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第二例肺移植手术是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做的肺移植手术,术后病人反复渗血,我们要给病人做CT检查,但是西院的CT室离患者病房有近1公里的距离,而且是并不平坦的羊肠小道,病人身上插着呼吸机和ECMO,运送这一段距离并不容易。
截至4月24日施行双肺移植手术,在中部战区总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协和西院ECMO专家团队的接力救治下,他与死神的争夺战整整持续了73天、1750多个小时,成为目前全球依靠ECMO接续生命时间最长的患者。
刘强肺移植术后60天独立行走,还能推小车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肺移植患者刘强,在康复第60天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令救治他的医护团队备受鼓舞,也为新冠肺炎终末期患者器官移植及其术后康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阵容强大的手术团队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楚天都市报记者 刘迅 通讯员 聂文闻 吴立志 陈有为 彭锦弦 金煦53岁的刘强(化名)是一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艰难治疗后核酸检测虽转阴了,却出现不可逆的广泛肺间质纤维化,全靠人工肺(ECMO)维系生命。但要想活下去,肺移植是唯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