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说到构建生态文明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就不得不提到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自治县境内的“塞罕坝”,这片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经过三代人五十余年的坚守与发展,现如今已实现18.3万吨造林碳汇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挂牌出售,全部实现交易可获利1亿元以上的“反转”,上演了现实版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金秋9月,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塞罕坝迎来了最美的季节,湛蓝的天空白云袅袅。驱车来到海拔1900米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层板分场月亮山,调研组登上防火瞭望员刘军夫妇驻守了16年的“望海楼”极目远眺,百万亩林海五彩斑斓,蜿蜒的公路似巨龙盘卧,旋转的风车如大鹏展翅,壮美的画卷令人沉醉,不禁感慨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6月,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塞罕坝,林海苍翠,绿意铺展;科尔沁沙地起伏的沙丘穿上了“格子衫”,曾经贫瘠的不毛之地上绿意蔓延……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也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通过30周年。
三代人,59年,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用青春与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扎根荒漠59年,接力奋斗,用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以青春、汗水和血肉之躯,在美丽中国画卷上造就了一颗“绿色宝石”,创造了生态建设史上的人间奇迹,孕育并形成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田佳南】盛夏时节的河北塞罕坝满目青翠,鸟鸣悠悠,宛如一幅绿色画卷。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半个多世纪前,这里曾是一片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于一体的茫茫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