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的兵■王明哲2023年,我第一次踏上青藏高原。出现高原反应时,我感叹这里植被稀疏、氧气稀薄、苦寒寂寥;高原反应好转时,我又觉得蓝天如洗、纵岭横云、月朗风清。置身雪域高原,在我眼中,祖国边关的壮美雄阔无与伦比。
边境的回响:祁发宝和那场看不到硝烟的战争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这句话,在西藏阿里地区边境线上的一块大岩壁上,显得格外醒目。 它像是无声的誓言,回荡在高原的寒风中,也铭刻在每一个戍边战士的心中。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边境是地图上的一条线,是新闻里偶尔出现的词语。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拉萨10月24日电 题:“最美戍边人”次仁罗布:退伍不褪色 只为守边疆作者:贡桑拉姆 刘晓东近日,西藏阿里地区行政公署联合阿里军分区,在狮泉河镇开展了“最美戍边人”颁奖仪式暨强军故事会。
一条新藏线,一片“无人区”,一群戍边人。喀喇昆仑深处,无数次参与高原救援,与死神生死竞速,多少次实施边境抓捕,与不法分子生死较量,一对一帮扶辖区群众,与他们结下深情厚谊,这就是陈畅22年戍边生涯的缩影。
中新网拉萨12月24日电 题:西藏日喀则:一生只做一件事 我为祖国守边疆作者 刘恋 蒋美灵 郭远敬“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疆”,14个大字,在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达日村的山坡上格外醒目,这是涅如边境派出所全体戍边民警的心声,更是每一位戍边人的庄严誓言。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您的认真阅读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感谢您的支持。来源/洞鉴地理作者/洞鉴地理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这里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它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由北到南依次耸立着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这里是祖国西南边陲——边境线绵延千余公里,闻名遐迩的班公湖、扎达土林和普兰口岸就镶嵌在这片土地上。这,就是西藏阿里地区。
龙年春节即将到来,在外游子纷纷踏上归家旅途,与亲人共享新春团圆。但戍守在中国海拔最高驻兵点5592观察哨驻守的战士们,年复一日守卫着祖国边疆安宁。根据《江苏新闻》报道,景孝锋是5592观察哨的一名小战士,今年初,他的父亲遭遇意外去世,在这之前,一家人连张像样的全家福也没有。
8位阿里地区烈士被确认身份、找到亲人。9月29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西藏阿里地区烈士遗骸发掘鉴定工作成果和下一步工作安排。据介绍,2023年,西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在调研过程中,基层同志和群众反映,在阿里昆莎机场附近有疑似烈士墓葬。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墨脱地处西藏东南部,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最后”这个字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闭塞和荒凉。这里峰险谷深、林海茫茫,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墨脱,有一群年轻士兵守护着长长的边防线,用坚定的脚步丈量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1986年,西藏墨脱的深山,迎来了一位客人——成都军区司令员傅全有。这是傅全有第一次通过直升机,踏上了这片神秘的土地。然而,下机时的一幕,却让他心头一震,十分愤怒。他曾担任第一军军长,素有爱兵如子的美名。
人们常说,西藏是一片纯净之地,这里的天空,格外清澈。日喀则市岗巴县,平均海拔达到4700多米。从跟随母亲拉吉为边防官兵背水,到带领乃村村民为边防连送去御寒物资,再到鼓励女儿德吉担任部队巡边护边向导,几十年来,这位“阿妈啦”团结带领藏族群众,将爱倾注在边关哨所,在岗巴边防线上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鱼水情深的动人歌谣。
今天(9月29日),退役军人事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退役军人事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西藏阿里地区烈士遗骸发掘鉴定工作的最新成果,8位烈士被确认身份、找到亲人。这次确认的是8位烈士分别是:张希荣、魏建华、陈富祥、陈生林、李生财、郭具虎、刘彦斌、薛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