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过后,小麦开始进入返青期。连日来,在河北各地,种植户们在田间辛勤劳作,农技人员穿梭其中,为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在保定市望都县,镇压机在麦田中有序作业。新华社记者王昆 摄保定市望都县冬小麦种植面积29万亩。
立春过后,小麦开始进入返青期。连日来,在河北各地,种植户们在田间辛勤劳作,农技人员穿梭其中,为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在保定市望都县,镇压机在麦田中有序作业。新华社记者王昆 摄保定市望都县冬小麦种植面积29万亩。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河北省冬小麦自南向北陆续返青。河北各地推行小麦全程精细精准科学管理,分类施策开展农技指导服务,助力夏粮丰产丰收。“戈师傅,看你的地块,麦苗分蘖情况不是很好啊?”“是,去年雨水比较大,播种得比较晚,造成了麦苗不是很壮。”“看墒情,3月15日后就可以浇返青水。
“看,雪下面麦苗青青的,没有干叶儿!”日前,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表灵村大片白雪覆盖的麦田里,农业农村部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河北科技小分队专家、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副所长李科江一行,与种粮大户贺凌飞一起走进田间、扒开雪层,仔细查看雪后冬小麦生长状况。
我省抢抓农时确保冬小麦应播尽播“科技大餐”送田间纵览客户端讯(河北日报记者郝东伟)10月21日,保定市望都县赵庄镇种粮大户陈志勇的农田里,机声隆隆,大马力拖拉机牵引着播种机来回穿梭,抢抓农时播种冬小麦。
中新社石家庄3月27日电 (陈林 吴金铭 谌诗雨)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全国粮食生产大省河北,随着小麦陆续返青,各地正抢抓关键农时,进行田间管理。27日下午,在河北辛集市马兰农场,已是古稀之年的郭进考,正细心查看麦苗长势。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近日,正值小麦返青拔节期,在行唐县广袤的麦田上空,一架架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开展病虫害防治作业,确保小麦稳定增产,赋能农业生产提质增效。行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植保无人机每一步的操作都是参照的《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病虫害作业技术规程》。
全省各地小麦即将进入越冬期因苗施策,护航小麦安全越冬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11月28日,在邢台市南和区贾宋镇宁营村,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长势良好,种粮大户宁永强忙着给冬小麦浇越冬水。“我这块地有部分小麦是晚播的,结合当前小麦长势,抓紧时机浇越冬水,争取明年有个好收成。
中新网河北新闻2月28日电 (王天译 孙雨蝶 纪飞)27日下午,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气象服务人员在广平镇东孟固村指导农户覆盖地面塑料薄膜、设立风障、使用土面增温剂等,及时防范倒春寒。图为农业技术人员在查看土地墒情。
眼下,小麦进入拔节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文德镇绿源农场的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示范区,现场一台集灌水、施肥、洒药于一体的大型指针式喷灌机正在为春小麦灌溉。近年来,曲阳县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强化科技支撑,实现科技田管。
近日,走进河北省保定市安肃镇坟台村的高标准农田,正值小麦浇冻水的农时节点,千亩连片的麦田里却看不到人们忙碌的身影。“现在种地哪还需要那么多人,活都让机器干了,打开手机一点,就能‘一键式’种田,一个人能管理2000多亩地哩!
3月8日,河北沧县,农业技术人员在田间指导小麦春管。田博 摄3月8日,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宸福家庭农场的麦田里,“90后”新农人张宸正在调试导航系统,用装上“智慧大脑”的农机对麦田集中追肥,农场托管的2万多亩冬小麦,5天到7天就能完成一遍施肥作业。
河北日报讯(记者曹智 通讯员李毅、康伟)3月21日,在石家庄市栾城区聂家庄村,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工作人员正忙着进行小麦田间管理。“春管春灌关键期,灌溉及监测系统都需要24小时不间断供电,确保试验数据准确。有了这个‘超级充电宝’,我们开展麦田各项试验就放心了。
央视网消息:4月1日14时,河北易县高陌镇高陌村的农田里四架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腾空而起,在麦田上空匀速飞行,机身下喷出白色雾化农药,为田间小麦披上“防护衣”。春回大地,万象“耕”新。眼下,易县11.39万亩小麦已经进入起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