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斯拉Optimus用指尖精准夹起一枚硬币,当宇树H1机器人以每秒5米的步速穿越障碍,这些“钢铁之躯”的每一次动作,都依赖着一套价值堪比黄金的感知系统——人形机器人传感器。这个隐秘的战场,正因AI算力爆发与国产替代浪潮,掀起一场关乎万亿产业主导权的终极博弈。
钢筋铁骨、所向披靡,瞬间变形、穿越时空……这些动漫人物在多年前只是幻想,但幻想却点燃了梦想,新需求激发了新动能。随着各种大模型的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重塑人类与计算机的关系,为我们打开未来之门。
来源:央广网从生产线上的机械臂到酒店送餐的“服务员”,从与人“沟通”到帮人“做事”,机器人日渐进入人们生活……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领域,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受到市场关注。行业人士指出,人形机器人或是最容易适应世界的机器人,2024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
中新社北京4月9日电 (记者 陈杭)9日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市场规模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预计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超百亿,达到104.
据证券日报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跨界入局,搅动人形机器人的“热血江湖”。11月6日,小鹏汽车发布全新AI人形机器人Iron。该机器人搭载多块自研芯片支持端到端大模型,已在小鹏广州工厂进行小鹏P7+车型生产实训,未来将聚焦在工厂和门店等场景。
机构指出,2025年或是人形机器人商用化量产元年,国内外科技巨头共同加码,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具备板块性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丝杠、减速器、力矩传感器、国产机器人整机环节。核心逻辑1.人形机器人是AI应用落地的主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