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只小藏羚羊在草地上撒欢儿,看到提着奶瓶来喂羊的巡山队员,就会紧跟在“奶爸”的身后,时不时用头蹭一蹭“奶爸”的裤脚。这是记者近日在位于青海省的可可西里野生动物救助中心看到的温馨一幕。8月12日,在索南达杰保护站,保护站工作人员在检查小藏羚羊身体状况。
可可西里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作为中国最大的无人区,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被称为“高原精灵”的藏羚羊是这里的旗舰物种。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为藏羚羊繁衍、迁徙保驾护航,越来越多的牧民群众也加入到藏羚羊保护的队伍中。
中新网西宁8月3日电(记者 张添福)日前,被称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里“藏羚羊幼儿园”的索南达杰保护站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迎来了9只小藏羚羊。图为工作人员照护小藏羚羊。可可西里管理处 供图目前,这9只小藏羚羊在保护站工作人员的悉心呵护下健康成长。
每年5月至7月,来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尔金山、西藏羌塘的雌性藏羚羊都会迁徙到青海可可西里卓乃湖,待产仔后再携幼仔返回原栖息地。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工作人员前期观测到,今年迁徙产仔季可可西里卓乃湖集中了3万多只藏羚羊。
新京报讯 据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消息,7月16日9:50,可可西里管理处五道梁保护站工作人员在青藏公路3001公里处,观测到产仔后从可可西里卓乃湖回迁的21只藏羚羊,这标志着藏羚羊已结束产仔开始回迁,藏羚羊回迁即将进入高峰期。
新华社西宁8月10日电(记者王金金、江毅)卓乃湖无疑是可可西里颇具神秘色彩的地方,不仅因为这里地处可可西里腹地、人迹罕至,更因为每年有数万只藏羚羊在这里迎接新生。今年藏羚羊迁徙产仔季,记者跟随青海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局巡山队到卓乃湖执法巡查,见证了这场生命的轮回。
由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那曲市安多县林业和草原局组成科考队,经过半个月的调查,日前完成在藏北安多县等地的联合科考。科考队员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西部、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发现了青藏高原第二大藏羚羊产仔地,种群数量达到8万到10万只。
记者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获悉,可可西里藏羚羊已进入产仔高峰期。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被誉为“藏羚羊大产房”,每年5月至7月,来自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等地的雌性藏羚羊,会陆续迁徙到卓乃湖产仔,产仔结束后,雌性藏羚羊再携幼仔返回原栖息地。
记者8月19日获悉,由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西藏那曲市安多县林业和草原局科研人员组成的科考队近日在长江源头格拉丹冬峰西部、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发现了我国藏羚羊第二大产仔地,种群数量初步统计为8万只到10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