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价1200多元,如果店主告诉我这个价格,我是不会买‘一口价’黄金的。”6月6日,太原市民林女士告诉山西晚报记者。 1400元买的串珠回收仅592元 去年年底,太原市民林女士在网上买了一颗黄金串珠配件,花费1400元。前两天,黄金配件变形,林女士去金店做回收处理。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高译丹、赵琼“服务员称重后告诉我2.2克,回家拆标发现黄金只有1.6克,这是欺骗消费者。”近日,郭女士称自己在老庙黄金红谷滩万达广场店购买“一口价”金饰被套路。隐瞒克重是店员行为还是老庙黄金普遍现象?
不少商家未展示金饰克重。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 涂文华 摄 近年来,随着黄金市场的火热,黄金饰品成为消费者热衷的购买对象。其中,“一口价”黄金饰品因其独特的工艺和创意设计,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一口价”黄金饰品,即按照标价直接出售,而不是按照黄金的克重计价。
文 | 创新与思维编辑 | 创新与思维近日,执法部门突击检查自己管辖区域的黄金门店,待看到门柜上售卖的一口价金饰品,执法人员便询问这个一口价的是否可以称重,售卖人员告诉执法人员一口价自己无法称重,店内多多一口价就是一直子售卖。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8日讯 近日,广东黄女士到某珠宝店购买一款“一口价”黄金戒指。然而,在购买过程中,对于戒指的重量,店员表示只有购买后才能称重。最终黄女士以1695元买了这款黄金戒指,随后黄女士要求销售人员对其称重,结果发现戒指克重仅为1.39克,平均一克1219元。
中消协5月9日发布第一季度投诉热点显示,黄金销售不规范现象频发。一季度黄金消费领域投诉问题主要有:一是网购商家销售黄金克重和材质等与宣传不符,甚至伪造品牌和认证证书售卖假黄金。二是黄金销售店铺关门跑路,消费者购买“托管”黄金到期无法兑现。三是“一口价”黄金饰品纠纷多。
“金九银十”,又到了黄金饰品消费旺季,消费日报记者走访发现,伴随着制造工艺的创新发展,设计水平的提质升级,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具有独特设计的“一口价”黄金饰品,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然而,投诉“一口价”黄金饰品的声音也在增多。
极目新闻 屈旌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商家在销售一口价金饰时选择隐藏克重信息,甚至称没有克重信息,只能称重。知名黄金品牌非足金配件按足金售卖,1克多的足金耳饰中,光非足金耳堵就超过0.7克,非足金配件重量过半,同样按足金收费,不少市民称遇到“黄金刺客”。
今年以来,随着金价飙升,国内足金饰品市场活跃,不少消费者开始“淘金”。其中,造型独特的“一口价”黄金饰品受到不少消费者喜爱。然而,有的消费者反映,在计划购买克重黄金时,常被诱导购买“一口价”黄金饰品,并引发一系列问题。究竟什么是“一口价”黄金饰品?
近年来,黄金消费的火爆已经“席卷”到年轻群体,但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投资品”,却让不少人感到头疼。近日,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自己花1.3万多元买的金手镯,称重后实际只值8000多元,这才发现自己购买的是“一口价”黄金。
离了个大谱!花了6000多元买的“一口价”黄金,重量竟然只有5.28克。事情发生在不久前,陈女士在白云区某黄金首饰店购买了一个足金戒指和一个手镯,总价6609元。由于该店采用“一口价”形式销售黄金,事后,陈女士多次向导购人员询问涉事戒指和手镯的重量,均遭到拒绝。
近日,“一口价”黄金饰品销售套路满满的消息冲上热搜,社交平台上也出现了不少避坑指南。记者调查发现,随着黄金价格持续走高,国内黄金饰品热销。其中,造型独特的“一口价”黄金饰品,因做工精致、工艺复杂,更是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