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11日电(记者 上官云)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中,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了。每当此时,各项世界遗产总会分外引人关注。1987年,长城、莫高窟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批成功入选的世界遗产。
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中,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了。每当此时,各项世界遗产总会分外引人关注。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升至56项。
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新疆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丰富,历史厚重,为人们深刻理解和正确认识新疆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实证。截至目前,新疆有2项世界文化遗产、3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世界自然遗产。一组长图,带您领略新疆的世界遗产之美!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综合报道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先人智慧的沉淀与结晶,镌刻着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为唤起和增强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文化自然遗产保护的意识,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被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新契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古迹遗址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如同一把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连接过往与今天。长城、莫高窟、良渚古城遗址、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今天是国际古迹遗址日,送你一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壁纸↓↓你想去哪儿打卡?
来源:荔枝新闻 * 视频出现的文化遗产及名称,均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亦养一方文化,孕育百工百艺:江南山环水绕,苏州园林将山水浓缩于庭园,昆曲如春水般清丽婉转;塞北骏马奔腾,元上都遗址犹记马背上的王朝,牧民以“呼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