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候鸟保护条例》由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进一步加强了候鸟保护,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近年来,每当候鸟迁徙季无人机拍鸟的行为时有发生,对于这一行为,2019年3月,国家林草局就发文明确表示,除科学研究等特殊用途外,严禁使用无人机拍鸟,更不得以拍鸟为名捕捉野生鸟类进行“棚拍”,干扰其正常栖息活动。
目击低飞无人机发出刺耳嗡嗡声“我们是亲眼看着北京的生态环境一天天变好的。20年前黑豹野保站成立之初,很多野生动物在我们巡护中是很难看到的,现在,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多。去年,一度濒危的青头潜鸭现身房山大石河,吸引了大量观鸟者围观。最近,我们在房山大石河红领巾公园一带巡护时,发现有多架
10月16日,全球生态治理(南森)大会在北京开幕,候鸟成为大会“主角”之一。在会外,今年越冬候鸟先头部队已经于10月10日到达北京,落地京城北部的“候鸟机场”官厅水库。巡护人员判断,今秋候鸟迁徙高峰会在10月中下旬开始。随着候鸟抵达,北京进入了最佳观鸟期。
原标题:织起“天罗地网” 建起救护中心永修警方打击整治无人机“黑飞”守护候鸟越冬□ 本报记者 周孝清□ 本报通讯员 万泉君 彭晓琴“此处为候鸟保护区,请大家文明观鸟,禁止使用无人机拍鸟,不得追逐惊扰候鸟……”在江西省永修县吴城镇候鸟保护区,无人机禁飞宣传警示牌随处可见。
近日,印度公布了则这样的视频在网上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这则视频记录的是印度特伦甘纳邦的警方已经开始使用鸟类拦截无人机,并且“五鸟小队”已经投诉部署,一旦发现空中有入侵者,小队的训鸟人就会放出一只鹰,从空中抓走这架无人机,就像平常抓猎物一样,而小队中的莺则携带摄像头执行空中监测任
5月10日上午,张家界市民的朋友圈一条景区“老鹰”正面攻击无人机的视频被广泛转发,不少市民打趣评论道,这是现代科技与大自然的真实碰撞,野生“老鹰”的战斗力爆表。据当时操作无人机的飞手张雪介绍,她是桑植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当天接到去张家界九天峰恋景区拍摄宣传片镜头的任务。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前言我们常会在激光电影中看到各种激光武器的应用,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对于激光武器的研发已有60多年的之久,在我国民间,激光炮还被我国供电局拿来进行救鸟。
无人机,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比如航拍、巡检、勘探等方面。借助无人机的影像,我们也看到了不少难得一见的场景。比如近日,张家界景区的一架无人机,就遇到了游隼的空中突袭,并留下了一张游隼的“自拍照”。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无人机频道 记者 赵汗青】美国地方媒体《民主日报》(Daily Democrat)1月29日称,无人机如果实用得当可以吓跑有害的鸟类,而这可能是一种有效而经济的的方法,以保护酿酒葡萄在收获前的最后几天免受欧洲椋鸟的侵害。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美国纽约皇后区洛克威海滩上,因美洲蛎鹬和无人机无法和谐共处,引发了人们对海鸟安全的担忧。蛎鹬,资料图据美国《圣路易斯邮报》14日报道,美洲蛎鹬是一种拥有橘红色的喙,比普通海鸥稍小的海鸟。它的喙可用来撬开蛤蜊、牡蛎和其他贝类。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州博乐市一景区,网友发布视频称,有游客操作无人机近距离拍摄骚扰野生白天鹅,无人机反被天鹅拍打翅膀击落引发关注。28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地警方、文旅、林草部门均已介入此事。▲无人机被天鹅拍打击落。
低沉的蜂鸣声,由一款经过特殊定制的远红外无人机发出,此刻这台机器正在距离永川乐和乐都野生动物世界附近的山林中进行特殊巡视,它的任务是发现电力线路隐患,避免输电线路故障,更为重要的是,巡视过程中不能惊扰在电力线路附近栖息的鸟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现已成为各界关心、参与的社会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