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能否再战?来源 | 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杂志全媒体记者/何雯雯来源/官网今年3月,头顶“中国最大的在线音频平台”光环的喜马拉雅,申请港股IPO的材料又失效了。这已经是其第三次申请IPO了。
音频是一个拥有持续生命力的行业。近年来,音频行业等来了中文播客在内容端的井喷,越来越多平台、创作者和品牌方持续加码播客领域,其破圈态势明显。喜马拉雅作为中国领先的音频分享平台,扶持原创内容及播客主成为其生态拓展重要方向。
都说播客越来越火了,身边听播客的人越来越多,播客行业发展现状如何?近日,喜马拉雅总编辑李炯定在“第五届PodFest China”播客大会上透露,平台播客听众数量超过1.6亿,播客主周活跃人数超2.5万。
12月20日,国内领先的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与华为达成合作,宣布基于HarmonyOS NEXT正式完成鸿蒙原生应用版本适配。作为音频业巨头的喜马拉雅加入鸿蒙生态,无疑会推进更多音频厂商加快“鸿蒙化”步伐,一起创造更丰富、智慧的全场景“声音宇宙”。
过去几年,音频市场快速发展,虽然喜马拉雅收入大幅增长,但仍未摆脱亏损泥潭。2019年初,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余建军表示,“喜马拉雅这些年有一个发展轨迹:从最早建平台,到长成一个生态,再到慢慢探索商业模式”。
北京互联网法院日前公布的一则民事判决书显示,经公开开庭审理,法院对原告武某与被告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被告喜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被告上海喜马拉雅公司赔偿原告武某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3.1万余元。
互联网对于发展趋势的判断,一直是引领行业方向的重要标杆。近日,细心的听友发现,喜马拉雅更换了新开屏“听书、听课、听播客,就上喜马拉雅”,从新开屏背后能解读出什么?这背后又有作为音频内容行业领军者喜马拉雅怎样的战略考量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任建军)5月13日,《喜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寻》(以下简称《喜马拉雅》)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喜马拉雅》一书由中国国家地理出品,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印制。
在近期港股IPO回暖背景下,时隔两年后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再次启动IPO。4月12日晚间,喜马拉雅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高盛、摩根士丹利、中金为联席保荐人。招股书披露了公司的最新财务数据,2023年喜马拉雅营收为61.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2.24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喜马拉雅已经累积了包含459个品类的4.88亿条音频,总内容时长超过36亿分钟,包括个人成长、历史人文、亲子情感、商业财经、娱乐等内容,能满足用户从-1岁到100岁不同年龄阶段所需要的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