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淄博2月24日电(签约记者 崔立来 通讯员 刘振 孙文)正月十六踩桥会是临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这一天,人们来到位于临淄区稷下街道杜家村的乌河七孔桥,在这里踩桥祈福,对他们来说,踩过桥,才算是完整的过完了春节。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刘炳友 通讯员孙树明 巩本忠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六,位于临淄区稷下街道杜家村西的乌河七孔桥上,一场盛大的踩桥大会吸引了数万群众参加。据了解,这里一直延续着正月十六“踩桥“的习俗。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谦 通讯员 孙文临淄的正月,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其中以乌河七孔桥踩桥会尤为引人注目。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寒风料峭中,来自临淄本地及潍坊、东营等周边地区的民众齐聚杜家村,共赴一年一度的踩桥盛会,以期在新的一年里祈福安康。
大众网记者 赵秋瑶 淄博报道2月25日,淄博市临淄乌河七孔桥踩桥会在稷下街道杜家村举行。正月十六的乌河七孔桥踩桥会是临淄区正月里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长江以北唯一一处保留踩桥习俗的地方,活动现场还有临淄区非物质文化民俗展览、舞龙舞狮、扭秧歌、打腰鼓、等特色民俗表演。
通常,两岸村庄间最早面世且最具标志意义的人造景观,应该是一座桥,一座横跨于乌河河面之上的桥。四季轮回的岁月静好中,数百乃至越千年的风雨飘摇里,这桥,这河,连接着百姓的日常生计,承载着民众的期盼向往,无不派生出许多割舍不断的情结,牵动着世代民众的心神。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董玮2月25日临淄乌河七孔桥踩桥会在稷下街道杜家村举行吸引了数万观众前来观看临淄重要民俗活动七孔桥踩桥会是临淄区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乌河上有一座石桥因为有七个流水孔被称为“七孔桥”俗话说踩踩七孔桥一冬不冻脚 一夏热不着每年正月十六群众在桥上往返三遍祈求新的一年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许珊珊1月10日,在临淄区文化馆公益舞蹈培训课上,优美的乐曲,巧妙别致的动作编排,学员们完全沉浸在舞蹈的世界中。这堂课给大家带来了深层次的美学体验,让学员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舞蹈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刘炳友 通讯员 孙树明2月25日上午,在临淄区乌河踩桥会现场,发生了惊心动魄又温暖人心的一幕。一位中年妇女在游玩过程中突然晕倒,情况十分紧急。关键时刻,爱心群众和淄博东方救援队快速展开合力救援。
元宵节的快乐,远不止吃一碗元宵那么简单!在首个“非遗版”春节里话非遗,带大家云游淄博,沉浸式体验淄博的元宵节狂欢!淄博花灯:点亮元宵节夜空淄博花灯,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承载着淄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一盏盏精心设计的花灯,宛如繁星坠落人间,将元宵节的夜空装点得如梦似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文化成果更好的惠及居民,12月30日晚上,临淄区稷下街道和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礼堂正式启用。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文/苏利民 丁兆云 视频/聂威汛期来临,降雨持续。 记者接通淄博东方应急救援队队长刘栋的电话时,他正带领队员在临淄太公湖水域巡逻。“近期太公湖水位上涨,不少放暑假的学生和市民、游客到湖边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