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理想,还是选择现实?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问题。梵高毫无疑问选择了前者,因此,他晚年穷困潦倒,只能于极度绝望中自杀。画家赵小勇则不同,他选择了后者,因为他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全家人都指望他吃饭。于是,他窝在城中村,一天十几个小时,不停地临摹梵高的画作。
2016年11月,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放映了一部叫《中国梵高》的纪录片,主要讲的是农民画工赵小勇一直以复制西方经典油画赚钱,养活一家人。赵小勇本来是湖南人,初中辍学,为养家糊口,二十多年来临摹了10万张梵高的画,这些画销售到世界各国,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梵高”。
几年前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梵高》突然在网上火了起来。这部纪录片讲的是深圳著名的油画村大芬村的故事,主人公赵小勇是个没有受过正规艺术教育的画工,在大芬村画了几十年梵高的作品,买家都说他的画可以乱真,终于有一天他在欧洲的博物馆第一次看到了梵高的真迹,却发现跟他自己画的完全不一样。
在画坛总是很多的“意难平”,但唯独有两位画家令人唏嘘不已,这两位画家一位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传奇画家梵高,而另一位是生前默默无闻,死后画作卖出天价的常玉,梵高是家喻户晓的画家,而常玉几乎很少有人知道,但他的画却举世闻名。
在巅峰的 2005 年,欧美市场的油画复制品中有 70% 来自中国,其中 80% 来自大芬村。2018年10月18日,深圳,临摹复制世界名画仍是大芬油画村最普遍的经营方式 / 张炜 / 中新社 / 视觉中国。
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静待5秒后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文章了在深圳有一个名为“大芬”的小村子。但这里却生产了全世界60%的“山寨”油画,这些年大芬村卖出的油画多达100亿张,年收入更是有6500万美元。
当看到这幅画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2016年在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首映的《中国梵高》,一部关于讲述世界最大的油画复制工厂——深圳大芬油画村的农民画工赵小勇和周永久,多年来以复制西方经典油画谋生、交织于艺术和生存之间的深刻主题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