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说,成年人最怕的,是翻看凌晨三四点钟的朋友圈。因为那里,记录了太多太多的崩溃。 也许是连续第N天加班后,又一次被领导推翻了所有方案。 也许是刚被通知,自己被公司裁员。又得知孩子中考失利,要交十几万择校费。 也许是刚刚生下二胎,还都手忙脚乱。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余华创作的当代文学名著——《活着》,它在豆瓣读书TOP250中高居第二。《活着》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台湾《中国时报》10本好书奖、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第三届世界华文“冰心文学奖”,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和很多人一样,读完《活着》,我心里也沉甸甸的,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如同想要尖叫,叫声却卡在喉咙里。读完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我并没有像一些读者那样伤心欲绝,痛哭流涕,反而是出乎意料的平静。也许这正是作者反复锤炼文字想要达到的效果。
即便生活再艰难也不要迷失了生活的方向。福贵也从未放弃活下去的信念 对生活和未来抱着无限美好的希望 也许人活着 就是只为活着 只有活着才会有憧憬 才会有未来活着就是一种力量。一家人每年都给有庆和凤霞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