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被送进养老院,家人忙于工作和治疗,常常无法陪伴她。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竟然有个50多岁的女性假扮为老人的女儿,频繁带着食物和关爱探望这位可怜的老人。事情的真相让人心疼,也让人感动。究竟是什么样的邻里情才让这位女人踏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承担这样一份责任?
“在这里生活了10个月,我感觉找到了生活的新起点。”2023年8月,家住上海市浦东新区的陈世平在她80岁这年,决定结束独居生活,住进杨浦区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杨福院”)。在杨福院,陈世平的一天被安排得有条不紊。早上6点左右起床,在护理员的辅助下洗漱、吃早餐。
深秋时节,阳光晴好,暖暖地晒在身上。在泗阳县城厢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或围坐在一起看电视,或两两相对在下着棋,还有几位老人在做着保健,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老人家心脏放了支架,腰腿疼,夜里抽筋,这是骨质疏松表现症状,抽空带去拍个片子,查个骨密度。
来源:【赣南日报】□龚银娥在这丹桂飘香的季节里,重阳节带着秋菊的芬芳,姗姗而来。节前,我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走进了敬老院,去感受那里的重阳之乐。走进敬老院的大门,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故事的世界。老人们或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或三五成群地聊天,那一张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国庆的风,带着喜庆与欢腾,悄然吹进了敬老院的每一个角落。敬老院里的生活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徐徐展开,老人们的日子过得格外丰富而充实。清晨,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进敬老院的院子,像是给整个院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幔。